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加速进入中国 他们带来了什么?

2015-10-12 09:57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毛振华关键词:风电市场水电阿尔斯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研发中心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部门。记者近日在多个外企研发中心走访调研发现,它们大都推崇技术研发在企业的核心地位,注重与本土化市场及人才的融合,通过“先发性”创新优势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加速进入中国

过去,外企青睐于国内人口红利和低廉的原材料价格,更多地将生产制造基地放在中国。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外企将企业“大脑”——研发中心加速落户国内。

阿尔斯通水电全球技术中心的探访令人印象深刻。这家技术中心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下辖空港经济区内,是阿尔斯通全球最大水电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中心从功能上分试验台和研发两个部分。试验台能模拟水电站的自然水流,获取实验参数,从而决定设计方案;研发部分更偏向于应用型基础研究,包括现场测试和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等。

在阿尔斯通,基础研究和应用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正是受益于技术中心的水轮机模型试验台,阿尔斯通水电中国能够从事完整的水力设计模型试验以及相关新产品的研发。”阿尔斯通水电中国总经理法比奥˙诺赛说。

不只是阿尔斯通,越来越多外企在华研发投入的资金、聚集的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共有三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长春,成立时间均在15年以上。截至2013年,上海研发中心研发累计投入30多亿元,已发展成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未来5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投资856亿欧元,用于新车型和创新技术的研发及全球业务。

而且,在华研发中心层次得到提升。像丹麦知名生物医药企业诺维信在天津建设了生物技术实验楼,成为诺维信在本土以外的首个技术研发实验室。

记者在各地调研发现,技术中心与市场的结合正在成为外企研发中心国内布局的一大趋势。近年来,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纷纷在华设立具备独立研发功能的研发中心,尤其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首要研究方向,部分药物的研发全程都在中国完成。

立足创新提速本土化进程

从国外一些大企业的经验看,技术中心在整个公司发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越来越多外企将生产线、营销团队外包代工的今天,管理层再加上技术研发团队甚至已经成为部分公司的全部。

研发是手机生产商应对竞争激烈最关键的武器,对于经历了“起死回生”的摩托罗拉来说尤其如此。摩托罗拉目前共有7个巨型实验室,用于产品设计、原型机开发,以及产品在投入市场前的严格测试。除此之外,摩托罗拉还有精密的无线电和音频实验室。

“得益于创新技术支持,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全球销量实现了同比118%的增长。”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为营造更为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实验室之外,摩托罗拉在全球范围内还为员工提供了280个开放式会议室,方便员工在办公区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对于市场嗅觉敏锐的外企来说,“先发性”创新对于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2011年,当全球风电市场风起云涌,主要行业企业的资金大多聚焦在风电设备生产、制造本身时,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却另辟蹊径,在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了风能技术中心,这也是亚洲首家第三方风能技术中心。SGS选择风机监测的小切口领域持续“先发性”创新,已经走在了风电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前列,也赢得了稳定的赢利点。

人才本土化是外企在华研发中心比较常见的做法。法比奥˙诺赛介绍,阿尔斯通的水电全球技术中心结合了全球专业技术和本地的优秀工程师,其中99%的员工来自中国。这些人不但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而且能够与外企的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中外技术人员彼此交流中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渣打(中国)科技营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博翰文说,渣打科营中心的研发部门主要负责为渣打集团全球的金融市场业务开发软件,这个部门有超过500名专业开发人员,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随时处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业务需求。

原标题:他们带来了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市场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阿尔斯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