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雾霾产生的根源问题:能源高碳占首位

2015-10-20 09:26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刘强关键词:煤炭消费天然气发电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方面,谈一下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包括5个方面:

一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能源消费也将步入一个中低增量和中低增速的新常态。我们的能源消费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所呈现的高速增长态势,未来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强度等仍会以相对较快的速度下降。

二是清洁低碳能源已经基本上完成基础布局,总体上呈现持续加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2%,可再生比重为10.3%,水电、风电装机都居全球第一,201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到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前我国已经提出了未来到2020和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即分别要达到总能源消费的15%和20%,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愿景,但也同时时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三是从未来的判断看,经济增长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有望实现率先脱钩,这也是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必要条件。尤其是煤炭,近一两年煤炭消费量已经在持平甚至下降,未来煤炭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已经不可能。

四是天然气和电力等优质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电力消费的增长,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也是我国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是从中远期看,能源技术变革将会走向电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也是我们今天会议要讨论的主题。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通过电力系统的优化,满足未来能源低碳发展的需求。

第三方面,简单提几点关于未来中国能源低碳发展的基本构想,这也是我们中心所做的低碳发展宏观战略课题研究的一些主要结论:

第一、尽早实现煤炭峰值,为低碳能源发展留出空间。要协同大气污染治理来全面遏制煤炭过快增长的势头,推动煤炭消费在2020年前就能够达到峰值。要推动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如京津冀、东北还有沿海发达地区的煤炭消费率先尽早达峰。将煤炭的战略地位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同时要重点发展煤炭洁净生产和利用技术,走上安全、高效、环保的煤炭发展道路。

第二、分步骤实现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和峰值。现在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目标,我们认为这需要分步实现。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提升低碳能源(包括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同时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进程。能源消费总量是在碳排放达峰之后才能够实现,我们认为在中远期能源消费总量将进入一个平台期并逐步达峰。

第三、推动非碳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要把非化石能源的战略地位,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20年后要逐步形成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2030年后新增的能源消费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2050年低碳能源能够成为主导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占到50%以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国家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转型。

第四,加快能源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和全面开放并举。这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加快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真正能够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到能源领域,大力推进能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是打破能源价格管制,建立完善与我们国家国情适应的,能够反映市场价格、资源稀缺性、环境损害成本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三是用市场机制引导能源低碳转型。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要建成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加强碳排放管理并给碳定价,能反应能源资源的环境外部成本,倒逼能源低碳转型。在这方面虽然我们已经开展了七个省市的碳市场试点,但未来还面临很多挑战,如排放限额设置、排放配额分配、基础体系建设(如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核查)、碳排放登记簿等等。这些工作需逐步推进,如果“十三五”期间能取得良好成效,对整个能源系统尤其是电力系统会带来较大影响。

第五,还想提两点,一是推动能源低碳化的技术研发,二是加速能源体系的国际化进程。这一块后面几位还会详细介绍,尤其是电网方面的一些好的设想和做法。但我想强调的是,我国未来需要通过低碳能源技术来引领能源革命,要加强一些创新技术的研发、示范和应用,如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技术等,这些技术取得突破对能源低碳发展意义非凡。

最后,我觉得中美的紧密合作,对年底举行的巴黎大会将有非常强的推动作用。对于巴黎大会会得我们所希望的成果,我个人也是比较乐观的。当前主要国家都提交了他们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关键问题是全球如何共同合作,解决我们面临的很多实际问题,这一点也是需要在座各位专家的努力。

原标题:刘强:雾霾产生的根源问题到底是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消费查看更多>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