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民用核能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对于核电发展利弊得失的种种讨论一直未曾停止,其中热堆乏燃料如何处置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一直争论而没有实践,显然是无法得出有效结论的。正因如此,法国通过40多年来的闭式核燃料循环实践得出的阶段性结论才显得可贵。
在核电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与法国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对于乏燃料管理方式也选择了世界上已经具有工程经验的“核燃料闭式循环”路线。据了解,为了打造成熟的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满足核电发展需求,我国采用了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举措。其中,作为国际合作代表项目的“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计划在2020年开工建设。
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满足阶段性乏燃料处理需求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运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届时对我国乏燃料安全管理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对此,一是要积极建设乏燃料集中离堆贮存设施作为缓冲;二是要加快乏燃料核循环能力建设。
通常情况下,热堆的燃料棒每隔18~24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使用过后的乏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一是会造成铀资源浪费,二是未处理的乏燃料放射性衰变周期太长。但是经过核循环处理之后,不仅可以制造混合氧化物燃料(MOX燃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同时还可大大减少高放废物量。
发展核循环能力具有种种好处,同时目前核燃料闭式循环方向也已经过数十年验证。因此,作为我国唯一具有核工业全产业链能力的中核集团将核循环作为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重点和新兴产业,并成立了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核电站乏燃料离堆贮存与商用核循环等任务。
9月23日,中核集团组织召开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推介会。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以处理800吨国内核电站乏燃料,我国商业核循环能力将大幅提升。据介绍,该项目将参照法国阿格核循环厂,并结合技术进步和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优化。该项目由中核集团负责建设,法国阿海珐集团承担总体技术责任。项目占地3平方公里,由国家乏燃料处理处置专项基金投资,总投资超过千亿。
除了具有核循环能力之外,该项目还将建设乏燃料离堆贮存中心,一期贮存能力为3000吨,对核电站卸出的燃料进行集中贮存与后期管理,让核电更安全。同时,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实现高放废物长期管理的固有安全,让核电更清洁。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计划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
多年来,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国政府先后签署了4份合作文件。2007年签署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合作联合工作组的实施协议”,2008年签署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合作联合工作组报告”,2009年签署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联合声明”,2015年6月签署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意向性声明”。目前,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已经完成技术谈判以及第一轮商务谈判。根据项目整体推进情况,在今年11月底前,中核集团将与有意向的省、市、县签署合作协议,确定核循环项目的预选和备选厂址,目前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表达了意向。
2030年我国核循环能力将达世界先进水平
核循环技术不仅是高效循环利用核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电发展三步走的重要环节。“核循环+快堆”的多次核燃料循环即为核能发展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规划发布,核能产业新的任务清单随即亮相。相比“十三五”,未来五年,不仅核电运行装机规模要增加,需要推进建设的领域和问题也更多元。除了自主三代和四代核电示范工程,小堆、高温堆、浮动堆的示范,以及中低放废物处置场、乏燃料后处理厂、核能综合利用纷纷“入围”。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江苏把减排作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的形势,江苏碳减排工作将开展碳排放长期愿景研
2019年伊始,中核集团漳州核电一期和中广核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获得核准,国内核电结束三年零核准,在核电再获核准的同时,安全也再次重申。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核电厂运行性能指标(试行)》的通知,旨在加强核电运行安全管理。那么,我国的核安全体系的现状如何?未来又该走向何方呢?(
中核集团下属的一家叫做中核环保的公司,在近期引来诸多关注。有人说,它是为了核循环燃料出现的,有人则说,它是中核在新时期为响应环保需求而诞生的。(来源:微信公众号“核电周刊”ID:nuclearweekly)毋庸置疑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核集团在核环保领域已经建立较完整的核环保产业体系,掌握
“中国的核电技术发展,不会被人‘卡脖子’!”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坐标点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喊出了底气。63载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中核集团从“国之荣光”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在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这是一个宏大的核工业全产业链发展图景。今年年中,历经多年调整重组、紧张的筹备,中国同辐在港交所上市,揭开了核技术应用造福人类的新篇章。而就在此前不久,一直以来备受瞩目的AP1000实现了重大突破,其首个示范工程——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时隔3个月,具备了商业运行条件。与此同时,“
2017年12月26日,凛冬已至,中核集团总部西配楼六楼的会议室内却气氛热烈。中核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环保”)揭牌成立,至此,我国核工业全产业链转型的最后一块“版图”拼接完成。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改革开放40年的中,我国核工业在天然铀保障、铀浓缩、核燃料
法国驻华使馆核能参赞普思韬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在核能领域超过30年合作的基础上,中法两国下一步将在包括核燃料循环、矿采、燃料制造、后处理等核电产业前后端继续深化合作。据了解,中法核能合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两国并签订第一个和平利用核能协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以第19号令发布了ldquo;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rdquo;。其中,首次取消ldquo;禁止外商投资放射性矿产冶炼加工及核燃料生产rdquo;的规定,引发了核圈不小的讨论,为何在此时取消这一禁令?释放了哪些信号?(来源:中国核网作者:Trisomy)中国的核燃料加工业
时代的洪流推动着我国核事业的步伐一刻不停地奔涌向前:华龙一号的全球建设如火如荼;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核集团与多个国家的对外合作向前推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改革、转型、合并、重组一轮又一轮的资源调配,重新构建着这家集团新的肌理。一张照片印证核电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日前中核集团总部的会议
5月17日,在中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到来之际,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寿君佩戴着我国核工业60年的纪念章,在总部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采访中,王寿君强调,第一批厂矿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基石,无论是纪念核工业创建60周年,还是纪念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回首历史,最不可磨
4月20日06时00分,随着当班操纵员执行汽轮发电机打闸操作,田湾核电6号机组与华东电网安全解列,标志着田湾核电OT603大修(6号机组第3次换料大修)正式开始。OT603大修涵盖检修项目5710项,共设置22个关键路径里程碑节点。本次大修是田湾核电基地本年度大修任务的开局之战,是检验落实中核集团“追求卓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4月10日7时56分,经起钩、悬停、回转、落钩、就位等系列标准化动作精准实施后,陆丰核电6号核岛BRX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8顺利吊装完成,标志着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堆型首个钢衬里筒体全模块化施工圆满成功。陆丰核电6号机组采用了“华龙一号”堆型,其反应堆厂房钢衬里首次采用了全模块化建造技术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4月15日,徐大堡核电2号机组CA05模块顺利运输吊装就位,为核岛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CA05模块为钢结构墙体,是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安注箱的主体构筑结构。2号机组CA05模块运输吊装作业具有模块结构不规则导致受力易变形、运输装车难度大、落位钢筋干涉多、就位精度高的特点。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