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市场正文

能源设备企业面临弃单风险加剧 海工装备成重灾区

2015-10-22 11:1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胡清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设备海工装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3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2014年1月与英国Petrofac(JSD6000)Limited公司签订的《铺管船建造及销售合同》突然收到对方于10月9日发出的合同终止通知函。

该合同是一艘5000吨深水起重铺管船的销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亿美元,预计将于2016年交付。对于设备企业而言,也许没有比用户中途弃单更为恼火的事了,但这并非孤例。

市场低迷是主因

铺管船是开发海洋油气不可或缺的铺管设备。资料显示,JSD6000船长216米,宽49米,配备2000吨的J-Lay塔、5000吨起重机和4台甲板起重机、两台750吨深水卷扬机、600吨S-Lay张紧器和管道装卸设备,能够容纳399人。

记者从振华重工了解到,目前该项目正处在执行中,公司正在就前期成本投入等与Petrofac进行谈判,后期会公布进展情况。“整个市场的不景气是导致Petrofac弃单的主要原因。”振华重工内部人士透露。

多渠道信息显示,能源装备企业今年订货量急速下滑,一些主要制造厂家新增订单缩水近半、甚至过半。如果说新接订单减少还只算得上是“胃病”的话,那么用户中途弃单就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病”。

尤其是海工装备成为用户弃单的重灾区。“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今年上半年海工装备用户弃单情况严重,尤其是海工自升式平台和辅助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船舶报社长李忠在不久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分析称,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大型石油公司削减投入资金,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在前两年高油价时期承接的订单中,有一些是船东无租约订单,弃单风险较大,尤其是将于今明两年交付的在建项目。

并且部分设备企业盲目接单也加剧了弃单风险。据记者了解,国内部分竞争力较低的企业为进军海工市场,不惜代价承接了一些实力较弱船东的订单,甚至一些投机订单,在下游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被弃单的风险增加。

但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投机的船东却也存在,但主要还是市场原因。”

损失难避

事实上,用户中途弃单给设备企业带来的风险着实不小。大型能源装备的研制周期较长,往往需要一两年、两三年、甚至更长,通常情况下设备企业自合同签订后便着手材料采购等工作,一旦遇到用户中途弃单毁约,项目将前功尽弃。

“以前我们跟印度签约了一个风电项目,但后来他们毁约了,我们把材料都买了,后来只有慢慢用到其他项目中去。”某电力设备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但据了解,要是执行核电等大型项目,不少材料都是专门定制配套的,用户弃单后很难转移到别的项目上去。

实际上,设备企业除了面临用户弃单风险,还有一个是用户延期接单,延期接单给设备企业带来巨额的财务负担,给生产技术准备、资源调配、建造效率、质量控制等都带来了较大压力。“用户总是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延长保修期、产品质量问题、扣押部分尾款,延期接受装备。”上述业内人士说。

而面对用户突然终止订单,设备企业想追回成本是比较难的。“项目都是按节点付款,首付比例比较低,以前首付款是20%,现在只有5-10%。并且,用户还持有银行预付款保函,设备企业没有按期交货,用户便要求索赔。”该人士补充道。

维权尴尬

“合同签约后都有法律效应,一般情况如果对方毁约,可以申请赔付,但对于重要客户,有时候可能就算了。如果是很重要的客户,就只有自己贴了。”上述电力设备企业人士表示。

“更重要的是,即使法律维权成功,用户并不在意那点微不足道的赔偿金,并且这笔赔偿对项目夭折也于事无补。”上述业内人士说,“用户可以采取法律解决、密切跟踪用户经营状况等等措施,但这些办法都不是很给力。”

知己知彼方能合理掌控风险。李忠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去”风险预估不足,对签单企业所在国的政治局势、投资环境、法律政策等问题不够了解,不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尤其对签约用户没做必要的尽职调查。

从长远看,李忠建议,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竞争方式,由成本、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资本与服务的竞争。“目前,不论是船舶还是海工,我国企业仍然主要以低首付和低价格来赢取订单,这一竞争方式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低油价、高风险市场环境的到来亟需改变。”

而振华重工方面已公开声称,很遗憾Petrofac单方面终止合同,将积极采取各种法律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追究对方由此承担的相关责任。

原标题:设备企业面临弃单风险加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海工装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