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飞跨特高压 书写电网建设新篇章

2015-10-22 13:35来源:英大网作者:母磊 王超关键词:特高压电力建设四川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井然有序 安全高效实施作业

在张力场,硬质安全围栏将张力场与周围的庄稼地隔开,两台吊车高扬着吊臂,1701号铁塔右相6根银光闪闪的导线一端被紧固在地锚上,左相6根导线在3台牵引机、3台张力机的作用下缓缓移动。

“我们用的张牵设备的张牵力超过以前2倍多。”放线队长吴利平说,“在导线展放的开始阶段,使用飞艇展放初级导引绳,利用小绳牵大绳,逐级展放迪尼玛绳和防扭钢丝绳,用一牵二的方式,低张力、慢速度,确保牵引板顺利通过滑车,同时展放6根导线。”

针对张牵两场各放线滑车处,尤其是转角滑车处、跨越1000千伏长南线处、导线距离地面最近处等关键部位,项目部安排专人看守和监护。不仅如此,还利用1703号塔、1704号塔横担以及临时横梁作为受力支撑,在1000千伏长南线上空架设超过1000平方米的悬索式吊篮跨越网,实现“双保险”,防止导线发生坠落等伤害,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安全。

创新应用 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在灵绍线豫2标段张力场、牵引场、跨越点等施工现场,我们发现所有施工人员都戴着一顶贴有二维码标签的安全帽。用手机一扫,员工的姓名、工种、电话号码、身份证、血型等信息立即显示在手机上,一目了然。“这是我们项目部的一个安全管理创新。”项目安全专责李红源说,“戴上这种实名制的二维码标签安全帽,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减少了,即使出现违章,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责任人,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灵绍线豫2标段,除了二维码的巧用,早在铁塔组立施工阶段,项目部就根据灵绍线工程铁塔横担重、塔高等特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辅助抱杆吊装近塔身段横担、地线横担和导线横担”的技术攻关,自主设计了30×30×1000厘米的辅助抱杆,改善了铁塔横担的吊装工况。同时,为加快基础物资、铁塔材料运输,豫2标段项目部在施工地形条件差的塔位使用标准化索道运输,进一步推进了工程施工进度。

亲情关怀 凝聚员工力量

10月19日18时,天色渐晚,在铁塔上忙碌一天的高空人员陆续下来,背着工器具、三三两两地往驻地走。

“唐师傅,今天怎么多了两个菜?”“今天有人过生日么。”厨师唐明贵说,“每逢有人过生日,我们都会多做几个菜。”

“送变电行业施工条件艰苦,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保障施工。”该公司党委在项目部成立了项目党小组,加强与员工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劳动竞赛、趣味运动会等群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项目部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生活和居住条件,坚持做到员工生日有关心、生病有问候、健康有体检等,从生活上关心、从情感上贴近员工,使员工时时感到温暖,处处得到关爱,提升了项目部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800千伏灵州—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对国家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电网输电技术升级、治理雾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标段计划在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原标题:飞跨特高压 书写电网建设新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四川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