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群众性创新助力特高压工程建设

2015-10-30 15:50来源:江苏省电力公司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22日,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南京变电站施工工地,国网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油化实验室负责人邓福亮带领团队通过在工地上建立的移动式油化实验室,现场完成了从特高压变压器本体采集油品,到对油品介质损耗、油中颗粒度、体积电阻率等12项数据的检测。

移动式油化实验室为全国首创,不仅节约了将油品运回实验室的途中时间,还避免了运输途中色谱微小变化造成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这是省送变电公司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以制度激活创新,以渠道带动创新,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群众性创新成果应用于特高压工程建设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拓展创新渠道 营造群创氛围

2015年,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已有3项成果分别荣获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1项成果入围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多层保温式移动车载式绝缘油集中测试实验室”等6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群众性创新硕果累累,得益于该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群众性创新激励机制。

今年2月,该公司以创新工作室为主体,组建了线路、变电、调试和装备等4个群众性创新专业工作小组,建立了线路、变电、调试和装备等4个群众性创新微信群,实施群众性创新月报制度,并对定期评选出的创新先进单位、“创新之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奖励。各分公司、工作小组积极行动,比创新方法、赛创新成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

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机制完善是根本,渠道畅通是保障。“由于工程分布广、专业种类多、人员分散等原因,以前我们的群众性创新分散在各个专业之中。有的专业有了好的想法和做法,因此交流渠道不畅,其他专业并不能及时分享,创新交流呈‘孤岛’状态。”省送变电公司工会主席邓群介绍,4个群众性创新微信群目前已吸引300余名有关单位负责人、专业骨干、班队长等加入。许多疑难问题,一人提出,众人解答,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检查多芯抱杆通信电缆的通断情况耗费时间特别多,请各位兄弟支支招,有没有简便的检测方法?”8月10日18点,特高压租赁分公司电气专职徐扬在“装备创新”微信群里看到了该分公司维修车间检测员张琳的提问。他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了通过设置抱杆航空接头插口,研制专用电缆检测设备的想法。随后,该分公司创新团队按照这个思路,设计制作了一套抱杆电气检测柜,并于9月25日应用于返库抱杆的电缆检测中。经测算,使用这套电气检测设备后,每套抱杆线芯通断状态的检测时间由2天缩短至1小时。按照该分公司每年检测232台抱杆设备计算,每年就可节省人工费用12万元。

原标题:江苏送变电群众性创新 浇灌质效提升之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线路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