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 从战略构想到共同行动

2015-11-02 09:07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9日,刘振亚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出,中国电网将在十年内基本实现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作为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目前,国家电网与周边国家已建成18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公司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其中,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主权基金股份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致同意共同推进电网互联互通,积极研究利用中国特高压等技术实现向中国和其他国家输送电能的目标。

可以预见,十年后,中国和上述几国将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显著提高各国能源协调互济和安全保障水平,此举还将有力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化合作,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各方共赢。

从世界范围看,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世界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五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突破资源约束,促进全球能源资源共享;二是推动合作共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四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减少环境污染;五是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拉动全球经济、产业升级的作用十分显著。

从国内实际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落实国际产能合作“抱团出海”提供技术优势。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将创造出巨大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落地后,中国特高压技术和电工装备产品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走出去”。

中国特高压及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电网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世界电网发展的大方向,也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必然选择。

全球能源互联网并非纸上构想。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帕兹托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出自中国并非偶然。作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特高压技术,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且具有大批成功实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已经成功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其电网技术装备和安全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建成“三交四直”7项特高压工程,运行情况稳定良好,解决了各类能源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的关键难题,产生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全面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安全性、经济型和环境友好性。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指出,中国特高压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距离达到1500公里,±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可达5000公里,全球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

原标题:全球能源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