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报道正文

江苏:全力实施“两个替代” 打造绿色电网

2015-11-05 08:44来源:新华日报作者:黄 伟关键词:清洁替代电能替代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屋顶电站,金湖县因地制宜建设光伏电站,到今年10月,全县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3.8万千瓦,而今年以来最高用电负荷为20.38万千瓦,在我省县级层面率先实现光伏发电容量超过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今年前三季,金湖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9倍多。

金湖是一个缩影。近三年来特别是今年,江苏抓住国家电网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契机,围绕“能源开发清洁替代、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绿色低碳电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化”转型。

清洁替代,外引内增两头发力

摊开江苏能源供应布局图,燃煤电厂星罗棋布,消费了全省约七成煤炭用量。对照节能减排目标,江苏省提出,沿江8市除上大压小或淘汰燃煤锅炉新增热源外,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其他地区也要少建。

传统能源供应方式遇到“天花板”,新增用电需求如何满足?“通过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核电,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积军介绍,新增用电需求“两头发力”,一是特高压电网从省外引入,二是省内发展清洁能源。

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已多年没有新增大型燃煤电厂,国家西电东输重点工程锦苏特高压保障了电网稳定运行。今年7月,国家电网和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到“十三五”末将建成“六交四直”特高压网络,成为特高压落点最多的省份,届时区外来电规模将达5500万千瓦,占到全省用电负荷的近一半。其中,淮南—南京—上海、 晋北—江苏、锡盟—泰州工程将在明后年陆续投运。

发展清洁电力,江苏探索出新模式——苏南利用湖面、大型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沿海滩涂、农业大棚等成为苏中苏北建设光伏电站的载体;风电布局在内陆低山丘陵和沿海地区,“海上三峡”加快形成。截至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004.2万千瓦,同比增长近四成。

电能替代,挖掘低碳潜力

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江苏动作频频,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随着运输业快速发展,船舶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靠港停泊时辅机低负荷运行,污染物排放比正常行船时更严重。江苏境内港口拥有生产用泊位7474个,初步测算,若全部靠港船舶从用油发电改为使用岸电,每年将节省燃油70余万吨。在国网江苏电力支持下,连云港港口集团于2010年建成全国首套高压岸电系统。今年全省岸电建设加速,前三季度投运总量与前5年总和相当,年内将率先实现沿海、沿江、沿河、沿湖全覆盖。

飞机同样适用“电能替代”,靠港载客与补给时,供电模式切换为机场地面桥载设备供电,一架中型客机每小时用电成本不足百元,而机载燃油发电需花费2400元。目前,“陆电登机”已应用到南京禄口、扬州泰州、盐城南洋等6个机场的51座廊桥。

原标题:“两个替代”,江苏打造绿色电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替代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