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企业正文

远景能源副总王晓宇:复杂地形条件风电开发考验资源评估精度

2015-11-09 08:5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于欢关键词:远景能源低风速风电十三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某典型山地风场中,当以NPV最优为优化目标时,可优化得到53个机位,年等效满发小时数约为3011小时,内部收益率为27.0%,净现值达到13.1亿元;当以IRR为优化目标时,可优化得到33个机位,年等效满发小时数为3283小时,内部收益率为28.4%,净现值为9.2亿元;当以发电量最优为优化目标时,根据项目容量50兆瓦限制,可优化出25个机位,年等效满发小时数为3356小时,内部收益率为28.0%,净现值为7.1亿元。对比三种优化结果,当以NPV最优为优化目标时,风电场规模较大,但初始投资较大,适合追求规模的业主;当以IRR最优为优化目标时,更注重单位投资的收益,适合对投资回报率有更高要求的业主。

软硬件协同 智能识别需求

王晓宇表示,针对复杂山地地形,格林威治云平台在10分钟时间内就可以为业主完成支持多种机型混排的高精度的高度定制化的微观选址混排方案,在把控单机适用性和单机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3%-5%的风电场整体发电量提升,超过5%的经济性收益。

远景能源的智能工具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减少了人工支出,保障了电场收益,为中小开发商进军复杂地形低风速风电项目提供了软件利器。同时,远景成熟的2兆瓦系列风机平台的低风速风机产品家族已更加丰富——2.1兆瓦115米和2.2兆瓦121米风轮机组为投资超低风速风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2.2兆瓦115米风轮山地适用机组更是为复杂地形超高湍流的运行环境量身打造。

据了解,凭借测量技术、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主动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决策算法等多种智能控制技术,远景能源各系列的智能风机产品在复杂风况和长期运行中拥有快速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因此,在低风速复杂山地风电场,远景的智能风机可有效提高能量的捕获和利用效率,从而为提升风电效益、降低投资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已经走过草根阶段,并步入规模化、正规化发展的风电行业,正在由粗放的规模化突进向以技术和管理为导向的精细化阶段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软硬件协同、智能识别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是远景能源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实现既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远景能源查看更多>低风速查看更多>风电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