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正本清源 精准定位——也谈三江所城的保护

2015-11-11 12:10来源:中国水利网站作者:邱志荣关键词:水电建设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以上记载和图示可知,三江所城时为军事机构,属国家所有,其内核心的构建是军事设施,并非一个聚落民居之地。当然,之后随着海防、三江河口形势的改变,及军屯、军民人口的集聚等原因,三江所城军事功能衰退,军事人员大量减少。至清同治年间(1851—1874)尚有三江所公署、守城营、三江教场、火药房、风火池、三江仓、三江铺等建筑。

三江所城历代多有修建,如清乾隆九年(1744),山阴知县林其茂修建,;二十三年(1758)所城被风潮所坏,三十五年(1770)知县万以敦重修。

对三江所城造成最大的损坏当是人口增多、大量民居迁入,逐年侵占了原军事设施之地所致。到20世纪80年代,三江所城已名副其实的演变成为三江村,据2014年拆迁前调查已有1700多户、5000余人,不但是人口多,地域范围也扩大,约80%的建筑为现代建成。600多年历史的古三江所城,只有东城门为明代所城遗址,市级文保单位,其余两处为文物部门三普登记清代以后的建筑物。

综上可知,拆迁三江村后,真正有价值首要要保护的是三江所城中的古遗存,不仅是地上的,更是现在的民居、或大道之下依然留存的城基、路基、古建筑物基础、古河道等。当然其中确有价值、与所城保护不冲突的的老民居留存,也是必要的。还要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目前绍兴市水利局和市社科院编著即将出版的《绍兴三江研究文集》,将成为一部三江地区的综合学术专著,奉献于世。

建设好高品位、高标准的三江遗址公园,当前首要的是完成拆迁,还地于古城。接着更重要的工作是专家、志愿者和民众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调查文化遗产资源;正本清源,以学术为支撑,科学论证;最后落实编制成专项规划,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去精准实施建设。

我的理解:三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民生工程、环境整治工程,也是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保护的核心内容为三江闸、海塘、斗门古镇、三江所城、民俗风情等内容。如能整合优势,连成一体,会形成绍兴的滨海文化主体,凝聚成为绍兴新水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明代绍兴著名文人徐渭在汤太守祠有题联:“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练石补星辰,两月新功当万历,于汤有光。”在新的时代要求下,绍兴人民必将传承大禹治水精神,破解难题,再创新的辉煌。

(邱志荣: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11月11日

原标题:正本清源 精准定位——也谈三江所城的保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建设查看更多>水电行业查看更多>可持续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