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在聚变堆氚分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核安全所自主研发的聚变堆系统氚循环模拟软件TAS3.0首次实现了从部件氚分析、堆内系统氚循环,到堆外环境氚迁移的微、中、大尺度的动态耦合模拟,旨在评估聚变堆氚循环自持性和潜在氚公众放射性安全问题,可为聚变氚系统设计以及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与建议。
在今年8月份的“首届中国氚科学与技术学术交流会”,与在近日结束的“第一届亚太氚科学会议(APSOT-1)”上,核安全所先后应邀从聚变堆的氚循环、氚资源和氚安全方面进行了大会报告,指明了聚变氚循环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因为此方面的突出工作,核安全所的倪木一博士、聂保杰博士生,先后获“氚科学杰出青年”、“YoungResearcherAward”表彰。
首届中国氚科学技术学术交流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承办,于今年八月在四川成都召开,300余名氚领域专家参会,是我国氚科学与技术研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首次集中亮相。作为我国氚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层次的盛会,会议设立“氚科学杰出青年”,为优秀青年氚科技专家颁奖。
第一届亚太氚科学会议于11月2日至5日在四川绵阳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分别就聚变堆用氚的安全、工艺、材料等难题展开研讨,是亚太聚变氚领域内集中交流的盛会,会议同时设立“YoungResearcherAward”对氚领域表现特别优秀的青年学生论文与报告进行奖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1工程研究前沿1.1Top13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能源与矿业工程领域研判的Top13工程研究前沿见表1.1.1,涵盖了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核科学技术与工程、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学科。其中3个工程研究前沿是基于科睿唯安共被引聚类分析获得,分别为“微电网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1工程研究前沿1.1Top13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能源与矿业工程领域研判的Top13工程研究前沿见表1.1.1,涵盖了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核科学技术与工程、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学科。其中3个工程研究前沿是基于科睿唯安共被引聚类分析获得,分别为“微电网
四、能源与矿业工程1工程研究前沿1.1Top13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能源与矿业工程领域研判的Top13工程研究前沿见表1.1.1,涵盖了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核科学技术与工程、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学科。其中3个工程研究前沿是基于科睿唯安共被引聚类分析获得,分别为“微电网
近日,百吨级硼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法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相关硼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核能
推进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源:能源新媒文/卢铁忠)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大力度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们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核能作为清洁、低碳、
11月12日,泰国微堆系统与设备发运仪式在中核集团原子能院举办,标志着泰国微堆项目正式迈入建造阶段。这是中核集团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核能安全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中国-东盟地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中核智慧与中核方案。泰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办公室副总秘书长阿
展会主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全国省市体制内外专业观众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环境监测市场基本信息展会时间:2025年7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
近日,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成功打通了低温精馏法分离硼-10同位素的全套工艺技术流程,并稳定产出了丰度达70%的富集硼-10产品,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精馏分离硼-10同位素规模化技术。这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全球
【本届展会】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和智慧监测发展,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与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技术交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保障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助力“双碳”目标,广东
截至2024年6月30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6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8218.3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4年1-6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详见表1。表1:2024年1-6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4年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44354.5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2122.61亿千瓦时,
7月23日,由中核集团旗下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φ650mm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顺利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这是我国冷坩埚技术发展的里程碑节点,标志着我国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具备工程应用条件,中核集团已掌握两步法冷坩埚从工艺原理到工程运行的关键技术,将为我国安全、环保处理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俄乌战争开始不久,美国禁止进口所有俄罗斯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但并非所有能源供应都包括在美国的制裁中,也不包括在其欧洲盟友的制裁中。相反,西方大国小心地确保不中断从俄罗斯国有核巨头Rosatom及其子公司Tenex进口核燃料。(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专题论坛展会主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全国省市体制内外专业观众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Grist网站发表署名TikRoots的文章,题目是:NuclearhadamomentatCOP28—butitmaybeshort-lived(核能在COP28峰会上的高光时刻可能是昙花一现)。今年的COP28气候大会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即“摆脱”化石燃料。会上有一个没有被大肆宣扬的动向是一些国家对核能重新热情,将其作为实现摆脱化石燃料的目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10日,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设备收到国核设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体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ITER)组织签署的诊断端口插件合同,这是国核设备首次实现在ITER的市场突破。本合同是国核设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合作攻关,经过4个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在科幻作品中,核聚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回到现实,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我国新一代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核集团的卢铁忠表示,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我国核能发展将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将加快推进。核能“三步走”战略是指中国核能发展的长期规划,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热堆、快堆和聚变堆,其中的热堆代表就是“华龙一号”。截至目前
2月28日,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之际,中核集团在京举行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与其他代表委员们集体亮相,积极回应社会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传递核行业声音。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CGTN、科技日报、中国电力报、微博、知乎等32家中央媒体、行业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纵观能源领域,从填补技术空白到引领全球标准,从驱动绿色革命到赋能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贡献早已超越单一产业范畴,成为国家战略转型的核心力量。在“
推进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源:能源新媒文/卢铁忠)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大力度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们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核能作为清洁、低碳、
11月29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包层屏蔽模块全球首发仪式在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重机举行,首批48件包层屏蔽模块以水陆联运方式发往法国,兑现国际承诺。ITER计划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实施,位于法国卡达拉舍,将模拟太阳内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