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市场正文

发改委披露生产资质 新能源车鲶鱼效应再发酵

2015-11-16 14:15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准入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的第8个月,工信部披露了非汽车生产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最新进展。在通过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将有第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得到电动车生产资质。

据 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包括整车及相关产业链在内的公司已达到68家;而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来,上述涉 及新能源项目的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已高达近400亿元。显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放开也意味着又将有大批量鲶鱼涌入,届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企业数量和融资规 模更将急剧扩大。

生死时速

守候在新能源汽车“龙门”之外的非汽车企业中,包括了诸多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兴创业项目。

2014 年12月9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 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而在今年10月27日,乐视发布会进一步宣布乐视首款超级汽车在美国研发中心实验完成,首轮样车试制已结束。

除蔚来汽车、车和家等新兴创业项目瞄准新能源造车领域外,小米、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高新技术公司也纷纷与传统汽车生产商合作,曲线切入汽车市场。与此 同时,时风等有造车和研发基础,但生产资质匮乏的低速电动车企业,同样虎视眈眈。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开之时,意味着它们也有机会摆脱只能生产 低速电动车的命运。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表态:“民营资本进入新能源整车生产领域,门是打开的,但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即这个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的研发方面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做了长期的准备、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开发团队。这是为了防止一窝蜂进入而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这意味着,即 便理论上非汽车生产企业可以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仍需满足诸多条件。

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准入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电动车投资主体“需要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等不少严苛要求。

原标题:生产资质即将放开 新能源车鲶鱼效应再发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