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国际正文

进入倒计时的巴黎气候大会 将使各国做出怎样的改变?

2015-11-18 16:22来源:能源基金会作者:胡敏关键词:巴黎气候大会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巴黎恐怖袭击之后仍将如期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被委以历史重任的同时,平添了许多悲壮色彩。即将启程的政治家、外交家、学者、媒体、商业领袖们,面对并塑造的必然会是一个不同的气候大会。

恐怖袭击的影响也许会分散国家元首的注意力,但毋庸置疑的是,相比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各种“场外活动”已经为会议奠定了非常坚实、积极的基础;而且,无论谈判成果如何,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局已定;谈判进程和案文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但会比2009年谨慎从容,不会出现最后一天需要各国元首协商文件措辞的场景。

这些场外活动展现的是一个非同以往的气候政治经济图景。这个图景中的核心变化是作为第一排放大国—中国的角色、能源清洁革命的可能性和私营部门的行动。

在2009哥本哈根会议,中国饱尝误解和“指责”,如今,中国是当今务实的低碳发展践行者,同时运用更加成熟自信的外交智慧,发挥了全球气候行动领袖的作用。根本而言,世界各国的政治雄心源于社会经济背景的改变: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了能源系统低碳化的信心,可再生能源价格大幅度降低,私营部门面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机遇已经真正行动起来,气候变化公众认知今非昔比,都将成就政治家的雄心和气候大会的成果。

中国在过去六年间逐渐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体系。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已成为未来五年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

2011年,中国第一次在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约束性目标;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公告中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将要在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规划,有望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管理方式。

2010年,中国开始在5省8市实施低碳试点,发展到现在的42个低碳试点,已覆盖了全国37%的人口,54%的GDP和54%的碳排放(2013);2015年9月,更有十省市在中美城市峰会上宣布提前实现温室气体达到峰值的目标。2011年中国在五市两省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在运行三年后,建立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被写入中美元首声明,2017年全球最大碳市场的启动日渐清晰。

低碳发展不再被认为是限制经济发展的成本,而有望成为倒逼经济转型,促进创新,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为了实现中国INDC(预期国家资助减排行动)中承诺的各种指标,需要调动大约41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其中的商业、就业和发展机会巨大。

中国还通过双边外交努力为直接推动巴黎气候大会成果做足功夫。

2014年APEC期间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公告》是关键一步。2015年10月习总访美期间的《中美两国气候变化元首声明》更将政治愿景转化成进一步行动的重要路线图,又一次深化了两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深度和广度。《中欧》、《中印》、《中英》等双边协议陆续签署。

原标题:进入倒计时的巴黎气候大会 将使各国做出怎样的改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巴黎气候大会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