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观察】煤电已严重产能过剩?他们说其实还有增长空间

2015-11-19 23:30来源:能见派作者:元博冯君淑程路黄瀚关键词:煤电碳排放火电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储能装置调峰响应速度快,虽技术上可行,但经济性较差,大规模实际应用还需相当长时间。

我国目前煤电机组的技术调峰能力一般可达到机组容量的50%左右,新建机组的技术调峰能力更强,且在煤耗方面不会有太大损失。

从系统角度来看,煤电作为调峰电源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我国在一定时期内仍要依赖煤电作为主要的调峰容量提供主体。

为支撑新能源消纳,仍需规划新建煤电机组

最后,煤电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电源结构调整将逐步转变角色,担当容量提供主体。

由我国电源结构可见,2014年底我国水电比重占22.2%,气电比重占4.1%,电源构成以煤电为主,达63.3%。按2020年实现15%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标测算,届时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亿千瓦,为支撑新能源消纳,仍然需要规划新建一定规模的煤电机组提供调峰、调频、电压调节、黑启动等服务。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在倒逼调峰电源建设。

以德国为例,截至2012年底,风电、光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机组总容量已经超过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已经占到总发电量的25%。

新能源占比的提高对调峰电源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取代核电和配合新能源发展,整个德国已经批准和正在建设的新火电厂已近1500万千瓦,这些火电厂的调峰电价可以达到常规电价的3~5倍。

即使到2050年德国新能源比例已经高达80%,依然需要5000万千瓦左右的火电容量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丹麦是世界上风电消纳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以其背后强大的欧洲电网作为支撑,挪威的水电和德国等内陆国家的煤电调峰容量为丹麦的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013年,丹麦与挪威、瑞典和德国电网之间的输电容量达到628万千瓦,是其全年最大用电负荷的1.02倍,是风电装机容量的1.32倍,通过联络线跨区调峰是丹麦风电消纳的关键。

所以长期看,煤电未来将更多承担起容量提供者的角色,与新能源的发展相互支撑。

应充分利用现有煤电容量,建立完善容量市场

充分发挥煤电的支撑作用,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正确引导、深入开展综合效益评估与政策制定,逐步将煤电发展成为市场容量提供主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碳排放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