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基于变寿命模型的改善风电可调度性的电池储能容量优化

2015-11-23 14:00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关键词:风电技术风电并网风电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易林、娄素华等,在2015年第15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指出,基于风电接入技术准则和电网调度需求,对风电场日前调度功率值予以优化,并通过电池储能弥补实际风电出力与该调度参考值间的差值,从而改善风电的可调度性。从能量吞吐量角度出发,建立了电池储能实际使用寿命评估模型。

基于该模型,以风储联合系统年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了综合考虑风电调度功率优化和变寿命特性的电池储能容量优化模型。以某风电场年历史出力数据为例,对电池储能功率/电量容量进行协调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工业中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风能具有强烈的随机性、间歇性和难以预测性,这些特点导致风电场难以持续输出稳定的可控功率,其发电可调度性差,大规模风电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不利影响[1,2],从而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为了使可调度性差的风电适应确定性的电网调度决策,应对并网风电场的输出功率随机波动水平予以限制[3]。快速储能技术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能够有效改善风电的输出特性,增强风电的可调度性,是解决风电大规模并网问题、促进风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4-7]。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电池储能系统(BESS,batteryenergystoragesystem)在风电场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文献[8]提出了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频谱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及平抑目标功率求取系统所需的最小储能容量;文献[9]基于风电场的风速概率分布及风电机组的出力特性,求取了以风电场平均出力为风储联合系统目标出力的储能容量需求。

文献[10]为适应系统调度计划,以单个调度时段内等效输出方差和最小为目标求取了该时段风储联合系统的计划出力,并对储能系统容量进行了优化配置。但其未考虑相邻调度时段的风电功率波动约束,且未对电池储能功率/电量容量进行协调优化。

此外,电池储能的使用寿命为容量优化的关键参量之一,其变寿命特征开始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11-14]。文献[11,12]将电池储能的变寿命特征引入到控制策略优化中,其中文献[11]通过计算储能电池的累计损耗系数评估其有效使用寿命,并以寿命最大为目标对控制参数予以优化;文献[12]从循环次数角度(cycleing)构建BESS的寿命评估模型,将不同放电深度下的充放电次数折算到全充全放条件下的循环使用次数测算BESS的使用寿命,并将其作为度量指标对控制策略进行研究。

原标题:基于变寿命模型的改善风电可调度性的电池储能容量优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技术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