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十三五”煤电装机或过剩2亿千瓦 装机不降反升 原因何在?

2015-11-25 07:57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卢奇秀关键词:火电火电装机火电产能过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参与制作的《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报告11月1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呼吁,火电产能过剩的风险值得国家、行业给予高度关注。

上述报告称,预计2015年我国火电利用小时数将进一步降低到4330,现役煤电机组富余规模约8000万-1亿千瓦。若截止2015年9月底在(拟)建的2.83亿千瓦煤电项目2020年全数投产,届时煤电过剩将达2亿千瓦。如此大规模的煤电装机过剩,负面影响深远:按每千瓦3500元计,投资浪费规模高达7000亿;煤电利用小时数会进一步下降到3800左右,煤电企业经济效益会大幅恶化;煤电装机的高规模会进一步抑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导致更为严重的可再生能源机组闲置,投资错位的挤出效应甚至会贻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机遇。

“与我国经济新常态以及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不相匹配的,是以煤电为主的火电新增装机数字的持续猛增和潜在装机容量的惯性布局。”报告称。

报告还对“十三五”规划中的煤电装机量进行了高速、推荐、低速三种情景的模拟,在推荐情景下的“十三五”合理装机数字:按照“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增速3.5-4.9%的范围,在落实国家已明确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基础上,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合理规模应在8.6-9.6亿千瓦的范围分布;以推荐的4.2%增速情景计算,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92万亿千瓦时,如果燃煤电厂每年运行4800年小时,煤电合理规模约9.10亿千瓦。若实施积极的电能替代,电力需求达预期上限(增速4.9%),煤电合理规模将增加5000万千瓦,推高至9.60亿千瓦。电力非化石一次能源供应占比从13.4%提高到14%,应压缩煤电2200万千瓦。本报告评估各种情景下的2020年煤电合理规模均显著低于10.4-11亿千瓦的行业预测值。

报告主要作者、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袁家海副教授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2014年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经创出1978年以来的新低。但这种信号并未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今年的新建火电的规模并未放缓,火电的在建规模依旧在不断增长。“如果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得不到控制,煤电产能将出现明显泡沫,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将面临大幅恶化。”

原电力工业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王信茂在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2014年已经批复核准的在建煤电项目(1.6亿千瓦)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全部投产,我国煤电装机可能到10.3亿千瓦时,则过剩规模在0.4-1.2亿千瓦范围之间。如果已经申请在批和已经批复的项目(2.83亿千瓦)如果全部投产,煤电过剩规模将达2亿千瓦左右。

原标题:“十三五”煤电装机或过剩2亿千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火电产能过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