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5-11-25 09:20来源:中国能源网关键词:钠冷却快堆核反应堆技术气体冷却快堆(GFR)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应堆验证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的科学可行性。至今,虽然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讲世界核能系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下述四代。
◆第一代核能系统是20世纪50~70年代,基于军用核反应堆技术,由美国、苏联、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设计、开发、建造的首批原型堆,用于发电或生产裂变材料。
◆在第一代核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验证以后,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对经验证的机型实施了标准化、进行了系列化批量建设、至今仍在商业运行的核电厂,属于第二代核能系统。
◆第三代核能系统派生于目前运行中的第二代核能系统。反应堆的设计进一步采用经过开发验证且可行的新技术,旨在提高现有反应堆的安全性,满足URD(美国核电用户要求)和EUR(欧洲核电用户要求)。
第三代核电重在增加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降低了事故概率并提高安全标准。第四代核能系统是未来新一代先进核能系统,无论是在反应堆还是在燃料循环方面都有重大的革新和发展。
◆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增强能源的可持续性,核电站的经济竞争性、安全和可靠性以及防扩散和外部侵犯能力。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反应堆有6种:气体冷却快堆(GFR)、铅冷却快堆(LFR)、钠冷却快堆(SFR)、熔盐堆(MSR)、超临界水冷堆(SCWR)和超高温气冷堆(VHTR)。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堆的市场前景主要体现在替代化石能源减排、与风光间歇性能源有效互补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来源:能源新媒作者:马清远)福岛核事故十二年后,在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共同促进下,核能在全球范围内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核能大国和新兴国家均释放出发展核能的积极信号。小堆具有模块化特性
2023年开年以来,已有五位能源巨星“陨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
美国能源部一份新报告表明,大多数现有和新近退役的燃煤发电厂可以被重新利用,以廉价的方式容纳未来先进的核能项目,并为经济发展弱势社区提供经济刺激。(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董芮)美国最新研究认为,曾在电气化时代帮助构建美国经济的燃煤电厂,可能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再次扮演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核集团电子采购平台近日发布15个核电相关招标公告,整理如下:1.江苏绿能项目一期工程/XX绿能项目反应堆压力容器招标招标编号:NYKJ-WZ-GKZB-22-0133招标范围:本招标项目项下共划分3个标段,标段划分如下:(1)第Ⅰ标段:江苏绿能项目一期工程2台反应堆压力容器及相匹配的吸收球
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的2020年版《小型堆技术开发进展》手册囊括了全球小型堆最新数据和信息,包括对18个国家正在开发或建设的72座反应堆的详细说明。该手册首次在以往的版本上增加了新内容,涉及废物管理与处置及微堆。(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编译自国际核工程ID
日前,俄罗斯塔斯社(Tass)报道称,原子反应堆研究所(NIIAR)在建的多用途钠冷快中子研究堆(MBIR)将耗资约800亿卢布(约合11.6亿美元),其中,国家开发公司VEB.RF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提供超过20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贷款。(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
6月18日,第四代核能系统钠冷快堆关键技术研究中“钠-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研制和试验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高效紧凑型钠-超临界二氧化碳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研制成功,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快堆革新型动力转换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钠-超临界二
阳江核电2号机组发生一起运行事件2月2日,阳江核电2号机组发生一起运行事件,在本次事件过程中,机组无放射性后果、无人员照射、无环境污染。根据《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手册》,该事件界定为0级事件。详情点击打破该领域美国公司垄断!原子能院成功中标福清核电柔性屏蔽材料采购项目近日,原子能院辐
2019年10月9日,我国首座铅铋合金零功率反应堆——启明星Ⅲ号,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现首次临界,并正式启动我国铅铋堆芯核特性物理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铅铋快堆领域的研发跨出实质性一步,进入工程化阶段。对此,观察者网专访了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铅铋反应堆及零功率实验项目
据有关史料记载,于1942年,核物理学家费米率领的团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看台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由于费米主持的该项目的代号叫\\\\PILE\\\\,英文单词pile具有“文件堆成山”的意思,故此核工业前辈们把NuclearReactor翻译成了核反应堆,在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把
[据世界核新闻网站2018年8月31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子公司AEM-技术公司宣布完成多用途钠冷快中子研究堆(MBIR)的关键焊接工作。据了解,该装置将安装在位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德米特洛夫格勒的原子反应堆研究所(NIIAR)的试验场址中。AEM-技术公司8月29日表示,吊篮和高压舱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2025年4月2日,法国电力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盘中电价暴跌至每兆瓦时-413欧元,创下欧洲电力市场新低。这一现象的直接推手是春季充沛的日照与激增的太阳能装机量:法国今年新增太阳能产能预计达4.8吉瓦,且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该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35年。数据显示,3月法国太阳能发电量超出预期17%,叠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近日,百吨级硼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法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相关硼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核能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
2月2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贯彻执行《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底节能环
2月2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文件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全文如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
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应堆验证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的科学可行性。至今,虽然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讲世界核能系统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划为下述四代。ChicagoPile-1(CP-1)雕塑第一代核能系统第一代核能系统是二十世纪50~70年代,基于军用核反应堆技术,由美
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应堆验证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的科学可行性。至今,虽然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讲世界核能系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下述四代。◆第一代核能系统是20世纪50~70年代,基于军用核反应堆技术,由美国、苏联、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设计、开发、建造
核电堆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应堆验证了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的科学可行性。至今,虽然世界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讲世界核能系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下述四代。第一代核能系统是20世纪50~70年代,基于军用核反应堆技术,由美国、苏联、加拿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