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遥远的行波堆
195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范伯格在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上提出了“增殖-燃烧反应堆”的概念,主要物理过程为可转换材料(如238U)在反应堆内的“原位”增殖和焚烧,将整个闭式燃料循环在同一个堆内实现,简化核燃料循环,提高一次通过模式的铀资源利用率。
由于该增殖焚烧过程通常有增殖行波和焚烧行波的物理图像,被广泛称为“行波堆”。其具体实现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行波堆和驻波堆两种。如果行波堆能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它们提供的能量够地球上的每个人按照美国的人均能耗用上1000年。对此,范伯格表示:如果这个方案可行,今后我们只需要“每个行星有一个浓缩厂”,即只需要浓缩铀来点燃行波堆,用现有的乏燃料和天然铀就可以提供全世界所有人使用千年的能源。
可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行波堆就像核聚变一样遥不可及,只能是一个纯理论研究。行波堆的燃耗要达到30%以上,燃料包壳辐照要达到500dpa(材料辐照性能)以上,而在当时的实验室条件下,材料辐照性能也达不到一年百个dpa。相对而言,当时的水堆技术,技术可行性更高,更具备工业应用条件,世界核电便以此种技术大规模发展起来。行波堆就这样被遗忘在工业应用的门槛之外。
随着世界核电的发展,一些问题日益凸显:核燃料的来源问题,乏燃料后处理的问题,以及核扩散的风险等。
乏燃料中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的健康。目前国际上对乏燃料的处置办法有两种:一次通过和进行乏燃料后处理。
进行乏燃料后处理,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乏燃料出堆后,通过后处理分离出铀、钚,铀、钚可以另作他用。分离出铀、钚后的乏燃料经过几万年的存放后,放射性毒性可以减低到等效天然铀水平。另一种是,除分离出铀、钚以外,进一步分离出次量锕系核素,这就是先进燃料循环方式。次量锕系核素里有部分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非常长,是乏燃料中除钚之外最主要的长期放射性毒性来源。把所有锕系元素分离出来后,剩余的乏燃料只需要储存几百年就可以降低到等效天然铀的水平。虽然很多国家的后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甚至达到了工业规模,但到目前为止,主要仍是针对压水堆乏燃料后处理,没有一条线是能够用于快堆及闭式燃料循环工业应用的,国家级的完整闭式燃料循环体系并没有真正建设起来。同时,能够分离出钚的后处理技术是敏感技术,后处理技术在降低了乏燃料的毒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核扩散的隐忧。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对现有的后处理技术并不满意,他们认为,现有的后处理技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且需要特别长的周期,在工业应用上并没有很大的前途,还不如等到技术进步得足够快,找到更适合于工业应用的办法后再处置。他们主要采用“一次通过”的方式,即核燃料焚烧后,从堆内卸出,深埋储存,以待日后后处理技术更加先进时再进行处理。
在核电发展的困境中,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行波堆技术,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梦想照进现实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比尔˙盖茨曾经表示,他有三个理想:一是每个人有一台电脑,都用上windows系统;二是消灭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每个人有平等的医疗机会;三是让穷人都能够用上清洁经济的电。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比尔˙盖茨做出了不懈努力。2006年,在评估了所有已在理论上被研究和讨论过的核反应堆类型后,比尔˙盖茨选择了行波堆,并创立了泰拉能源公司来发展这项技术。
行波堆可以以现有的贫铀、乏燃料回收铀或者天然铀为燃料,这就解决了燃料来源问题、减轻了乏燃料的存储问题;同时,在理想状况下,行波堆10年才需要加一次转换增殖燃料,不需要开展后处理,杜绝了核扩散的风险。如果行波堆能够变成现实,不但阻碍核能发展的核心问题化为乌有,困扰人类多年的能源问题亦能同时得到解决。
2006年,泰拉能源首席执行官、美国应用物理学家季约翰表示:我们认为行波堆这个概念很有潜力,但不是很快能够实现的。泰拉能源的任务是开展严谨的技术和工程开发,把行波堆的概念完善到一定程度,然后由大型核能企业继续做商业开发。
作为一个概念,是否能够成功建造第一个反应堆是决定行波堆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2010年,比尔˙盖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采访时表示,泰拉能源公司不计划自己筹钱建造行波堆,“会与一些国家和大型公司合作来建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谈到气候变化时,比尔·盖茨通常会表现出一种乐观情绪,不过最近,这种乐观情绪却逐渐褪色。(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网”ID:NuclearNet作者:Viador)作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一直是坚定的核能拥护者。他曾公开表示,核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想能源,因为它是仅有的没有碳排放且能24小时稳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个关键的答案:恢复核能发电。最近,盖茨正在国会山游说美国国会,说服国会在未来十年里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试验核反应堆新技术的试点项目。2006年,盖茨创办了核电研发企业TerraPower公司。据国会工作人员透露,盖茨告诉国会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要闻,详情如下:“核工业230所选址长沙”惹众怒涉核项目再引争议近日,“岳麓科技产业园两家拟入驻企业将会对岳麓区学士、含浦片区及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的相关帖文迅速在微信公众号散播,到底怎么回事?详情点击核能供热面面观:三大
“特朗普的‘科技战役’导致比尔·盖茨在中国的核能开发项目遇阻”,《华尔街日报》1日报道称,科技大亨盖茨表示,由于美国政策的变化,他担任董事长的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在中国的一个合作项目很可能将无法继续进行。据报道,盖茨所提到的项目是,2015年9月,泰拉能源公司与中国中核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
核心提示:报道称,中国人努力凭借自身力量掌握技术。2017年12月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宣布在福建霞浦的600兆瓦示范堆建设开工。10月,该企业还宣布与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的泰拉能源公司成立一家联合公司。法媒称,莫斯科和北京在建设未来核反应堆方面雄心勃勃。据法国《回声报》1月30日报道,阿斯特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核反应堆迎来其诞生后的第75周年。为了庆祝此事,MIT重新启动了颇具历史的石墨指数堆,石墨指数堆也成为了教育与研究的新工具。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独家专访了MIT核能实验室负责人、核反应堆专家胡玲文教授,她也和我们分享了目前全球核能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图|高级研
今天商务部对外宣布,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将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第四代核电厂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协议。这事儿对中国是否合算另说,但对比尔-盖茨来说,终于一偿夙愿,找到了四代核电技术的试验田。今天推出能源创客档案之泰拉能源篇。泰拉能源,英文名:TerraPower今天商务部对外宣布,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将
比尔盖茨可能是全球闻名的慈善家、企业家和特邀编辑,现在我们还要为他加上创投家的新头衔。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盖茨在创业公司上的投资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他已经变成了全球著名的风投领袖,尤其是清洁技术投资领域当之无愧的大腕。盖茨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他已投资约10亿美元在35个处在
在清洁技术领域,盖茨的再次出手,将是一个全球的标志性事件。在全球清技术投资还未走出寒冬的大背景下,盖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对清洁技术投资的信心和热情。比尔-盖茨再次下注清洁技术。根据6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在未来五年内,计划投20亿美元在具有变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原子力研究院22日表示,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美国泰拉能源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前一天在首尔大学会见韩国科学技术员(KAIST)原子力及量子工学教授张舜兴与原子力研究院钠冷快堆(SFR)开发项目团长,就第四代核电反应堆联合开发方案进行了讨论。泰拉能源公司目前正在开发行波反应堆项目,该反应堆可通过贫铀运转100年而无需补充燃料。原子力研究院的一位有关人士表示,双方从去年起开始就金属核燃料进行了商讨,将合作领域扩大至核电反应堆系统开发项目。首先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内,双方将各自进行技术开发,之后重新探讨是否能建立起统一的系统。据悉,张舜兴当天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核能“三步走”船到中流——力争2035年前实现一体化快堆工程示范“‘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是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推进核强国建设的总体路线,需要全行业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动落实。”在日前召开的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
在北京市西六环外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一座看似普通的白色建筑,却见证着我国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之路。建筑正门上方的六个大字,则是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首个快中子反应堆(以下简称“快堆”),也是我国快堆技术发展的基石。作为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
2021年3月3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表示,该公司已确定将在Elemash机械制造工厂为中国CFR-600快堆制造所需核燃料。目前,试验燃料棒束已在该工厂内制造完成。
8月28日至29日,由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试验)中心主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的首届铅铋快堆共性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交流铅铋快堆共性技术,推动新型核能高效发展”。来自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核集团、中国科学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清华大
2020年8月26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将在旗下西伯利亚化工厂(SiberianChemicalPlant)生产轻水堆燃料元件——REMIX燃料。Rosatom计划对该工厂的核燃料制造实验车间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启动一条新的生产线,用于生产VVER-1000燃料棒和TVS-2M燃料棒束。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
近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表示,如果俄罗斯核电厂设计商Atomproekt公司能够证明BN-1200快堆具备竞争力,那么该公司将在2022年做出是否在别洛雅尔斯基(Beloyarsk)核电厂址建造一座示范电厂的决议。据了解,BN-1200快堆设计研发工作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建设工作可在2025年启动。2019年11
俄罗斯国家专家审查委员会(Glavgosexpertiza)近日批准BREST-OD-300铅冷实验快堆设计。BREST铅冷快堆研发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旨在实现闭式核燃料循环的“突破”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突破”计划,俄原集团将在位于谢韦尔斯克(Seversk)的西伯利亚化学联合体(SCC)建设一个中间
【导言】随着核电的发展,产生的乏燃料的数量在持续增加,预计到2050年数量将达100万吨。从乏燃料中提取的铀和钚制成燃料足以为140个1GWe的轻水反应堆燃烧60年之久,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Zalimskaya称,“考虑如何将今天的负担转化成宝贵的资源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据Rosatom(俄罗斯国家原子能
位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实验快堆(CEFR)一直是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政府机构、协作单位、访问团体甚至一批批学生到这里参观。仅在今年6月,就有国家环保部、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前来调研参观。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主任杨红义表示:这不仅是对实
位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实验快堆(CEFR)一直是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政府机构、协作单位、访问团体甚至一批批学生到这里参观。仅在今年6月,就有国家环保部、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前来调研参观。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主任杨红义表示:这不仅是对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