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位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实验快堆(CEFR)一直是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政府机构、协作单位、访问团体甚至一批批学生到这里参观。仅在今年6月,就有国家环保部、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前来调研参观。”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主任杨红义表示:“这不仅是对实验快堆取得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高度关注。”
作为世界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实验快堆不仅技术先进安全,对我国快堆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核事业砥砺奋进,实验快堆也在成功临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科研工作,妥妥地成为了第四代核电技术里的“模范生”。
“模范生”的软硬实力
中国实验快堆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的重大科研工程项目。虽然顶着“高科技”“核技术”的名头,但近距离接触过它的人可不算少。仅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实验快堆就已经接待了86批次、2200多人次的参观。来到这里,除了能近距离认识、了解快堆的技术特点、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安全性以外,还能增强大家对“核”的认识。实验快堆正在为“核”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当然,实验快堆的软实力来自于杠杠的硬实力。因为具有良好的增殖和嬗变特性,快堆在核工业全产业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闭式燃料循环的重要环节。由于快堆中快中子具有的增殖优点,基于快堆的先进燃料循环系统可以使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从而可将人类利用核能的时间从上百年延长到数千年。
快堆可以通过嬗变将一些长寿命的核素和裂变产物转变为相对短寿命的核素。研究表明,一座1GWe的快堆可以“烧掉”10座同等功率压水堆产生的长寿命次锕系核素。因此,快堆可以使核能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我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发展快堆技术,先后经历了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启动了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的研制工作,该项目于2010年7月21日实现首次临界,并开始进行相关实验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验快堆又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节点:2014年3月14日,实验快堆开始动力启动的调试工作。2014年12月15日首次达到满功率,18日首次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72小时,标志着实验快堆动力启动阶段的调试任务基本完成,并达到设计指标。2016年1月23日,实验快堆完成了长期功率运行试验任务,标志着它具备了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2016年9月,实验快堆竣工验收完成,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项目圆满结束。几年间,经过对实验快堆的设计、建设、调试、运行,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实验快堆技术,具备了开始大型快堆电站研究开发的基础。
即使是在最引人关注的经济方面,实验快堆的效益也有初步体现。自运行以来,实验快堆已经累计发电1574万千瓦时,其中1110万千瓦时供入华北电网,其他为原子能院自用。
“模范生”的传帮带
为了核电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我国确定了“压水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快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在我国发展快堆的“实验快堆-示范快堆-商用快堆”技术路线中,实验快堆是开局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对快堆技术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等。我们通过实验快堆项目积累了钠冷快堆的设计建造经验,未来还将通过示范快堆项目实现我国钠冷快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徐銤院士介绍。作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4座实验快堆之一,中国实验快堆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正在扩展,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地位。
原子能院的实验快堆既是我国唯一的快堆技术试验、应用、研发平台,也是我国开展闭式燃料循环技术研发的主要设施之一,会用于材料辐照考验、燃料辐照考验、同位素生产、国产化设备仪表考验、示范快堆核电站运行人员培训、运行维护技术研究等方面。目前已经在示范快堆燃料与材料方面开展了相关的辐照考验工作,并与美国、法国讨论了为其它国家进行辐照考验的工作计划。
近年来,通过实验快堆项目的实施,我国已经陆续掌握了池式钠冷快堆的核心工艺技术,包括钠冷快堆的反应堆物理、热工设计等关键技术;掌握了钠冷却剂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了钠净化、处理等技术,建设了核级钠的生产能力;提供了燃料和材料辐照考验的设施,为自主研发快堆燃料和材料提供了实验基础;积累了快堆系统和设备运行经验,例如钠系统、氩气系统、钠水直流式蒸汽发生器等。
除了这些,实验快堆项目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设计人员和运行人员。“人才永远是事业兴旺的关键。”原子能院院长万钢说,“实验快堆项目在核工业的困难时期保住了快堆队伍,培养了高水平人才,为我国快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的组织基础。”
“钠冷快堆是第四代核电技术中最成熟的堆型,率先发展钠冷快堆,对我国迅速抢占核电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行波堆、ADS、铅(铋)快堆等,都直接利用了实验快堆项目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从而使我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关键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原子能院副总工程师张东辉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行波堆项目由原子能院的快堆团队直接参与,在国内承担主要技术责任,同时还向行波堆公司输送了一批人才。在ADS、铅(铋)快堆等项目的策划、设计研发工作中,也有原子能院快堆团队的参与。
“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实验快堆的建成大大增强了我们独立自主设计开发新堆型的自信心。”杨红义主任说。
“模范生”的再创新
从快堆技术的早期预先研究,中国实验快堆的设计、建造与运行,到中国示范快堆的设计、研发,再到中国商用快堆的预先研究,中国的快堆技术在发展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术路线与技术体系。
我国快堆始终坚持将反应堆安全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无论是实验快堆设计还是示范快堆设计,我国的快堆发展都将反应堆安全作为最关键的因素予以考虑。实验快堆拥有非常好的固有安全性,对于公众和环境的影响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而示范快堆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系统的配置数量和能力,进一步保证了其安全水平。
我国快堆重视技术的继承性,有效加快了研发进度。我国在实验快堆项目之后直接开展了示范快堆的工程设计研发。在很多重要的技术方案上,例如池式结构、氧化物燃料、连接一回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等方面,我国快堆都保持了设计思路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有效降低了设计与研发风险,加快了设计与研发进度。
我国快堆充分借鉴了国外成熟经验,提升了自主化水平。我国快堆技术虽然研发启动早,但设计与建造工作开始较晚。为加快发展速度,我国充分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明确了在设计中需要攻关的重点问题。现在看来,中国实验快堆虽然建成时间比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等国都要晚,但是其自运行以来主要设备表现良好,未出现重大需要整改的设计问题。
目前实验快堆已经完成了上一个阶段的功率启动试验运行任务,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大修工作,系统和设备状态良好,具备再次启动和功率运行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里,实验快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基本达到了‘建立装置、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开展实验’的建堆目标,完成了全部调试任务,实现了满功率运行,并且开展了相关试验工作。”万钢院长说:“项目的验收完成,标志着中国实验快堆这个重大科学工程的圆满完成,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培养了一支在快堆设计、调试和运行技术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国家的核电事业和快堆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三步走”船到中流——力争2035年前实现一体化快堆工程示范“‘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是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推进核强国建设的总体路线,需要全行业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动落实。”在日前召开的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核工业领域捷报频传:福建福清,“华龙一号”获得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充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
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
在北京市西六环外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一座看似普通的白色建筑,却见证着我国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之路。建筑正门上方的六个大字,则是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是我国首个快中子反应堆(以下简称“快堆”),也是我国快堆技术发展的基石。作为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
2月4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带队到原子能院开展安全检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凯、安全总监胡学义,集团公司综合部、系统工程部、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安全环保部、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和检查组专家参加检查。余剑锋深入中国实验快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消防大楼等现场进行检查。专家
核能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兑现减排承诺的重要支撑。“双碳”目标下,核能在低碳转型、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面向“双碳”目标,核能中长期发展对铀资源供应保障、乏燃料安全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新要求,积极发展快堆是应对核能乃至能源新挑战的必由之路。当前,应立足我国国情,加快推动核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我国1983年在“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上首次提出的核能发展总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
工业软件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是工业强国之重器、现代产业之“魂”。作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国产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正当其时。大东时代智库(TD)通过大量调研和企业走访,根据工业软件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企业在市场的发展规模与效益、企业产品业务创新能力、市场和客户对企业品牌价值的认可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坚定不移推动核工业创新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一、加快推进核工业
2023年开年以来,已有五位能源巨星“陨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核集团电子采购平台近日发布15个核电相关招标公告,整理如下:1.江苏绿能项目一期工程/XX绿能项目反应堆压力容器招标招标编号:NYKJ-WZ-GKZB-22-0133招标范围:本招标项目项下共划分3个标段,标段划分如下:(1)第Ⅰ标段:江苏绿能项目一期工程2台反应堆压力容器及相匹配的吸收球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3月6日,国家电投集团在沪召开核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国家电投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加强核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集团“均衡增长战略”,推动集团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总部各部门、核能平台公司和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核能产业发展的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
1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名列其中。“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原始创新与突
12月7日,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品试验台架在哈电集团佳电股份验收成功,并投入使用,开启了第四代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业化崭新篇章。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品试验台架是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工程一回路关键“心脏”设备——主氦风机性能试验、出厂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重要试验装备,可满足
尽管全球正在加速推进能源转型,但消费占比超过八成的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压舱石”。(来源:能源新媒文/陈卫东)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是全球能
大力推进交能融合共驱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转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2025年4月2日,法国电力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盘中电价暴跌至每兆瓦时-413欧元,创下欧洲电力市场新低。这一现象的直接推手是春季充沛的日照与激增的太阳能装机量:法国今年新增太阳能产能预计达4.8吉瓦,且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该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35年。数据显示,3月法国太阳能发电量超出预期17%,叠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近日,法国电力集团(EDF)首席执行官卢克·雷蒙特(LucRémont)突然遭到法国政府的解雇。据法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此次人事变动与法国国内电价持续高涨、民众及企业的强烈不满有关。在舆论压力下,电价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法国政府强迫EDF必须做出改变。电价高涨是直接导火索在法国民众和工业企业的
近日,百吨级硼同位素生产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低温精馏法硼同位素分离技术,成功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全链条,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相关硼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为我国核能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现场释放江西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以下简称FCD)控制点。华东监督站始终关注天红研究堆的建设进程。春节前,组织对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FCD现场准备情况开展核安全监督检查,对项目质量保证实施、人员配置、施工条件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