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尽管全球正在加速推进能源转型,但消费占比超过八成的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压舱石”。
(来源:能源新媒 文/ 陈卫东)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十年来,中国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价格总体平稳,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将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2015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国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14亿人口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绿能技术实现新突破
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我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过90%。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 与2012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6%。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新突破。中国已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十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国的贡献率为45.2%。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也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能源消费仍占九成
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绿色能源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全球范围内而言,化石能源消费依然占比巨大。
2024年8月26日,埃克森美孚发布2024年版《全球展望》报告,分析并预测了至2050年的世界能源形势。
基于经济增长和解决能源贫困是埃克森美孚研判2050年世界能源形势的基础和出发点。埃克森美孚认为,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能源的供应方便,价格合理。对于数十亿人来说,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任务也极具挑战性。
该报告认为,每6天,世界将多出1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今天的80亿增加到近100亿。随着地球上人口增加20亿,世界将需要新的方法来提供更加可靠、负担得起的能源;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以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同时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埃克森美孚预计,将世界各国提升到现代能源最低标准,将推动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能源使用总量预计增加15%。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石油和天然气也将如此。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几乎所有的这些能源消费都会进一步增长。而相比之下,随着效率的提高,发达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将下降10%以上。
作为世界总能源结构的一部分,到2050年,用电量将增长80%。从现在到那时,世界总能源结构的最重大变化将是:太阳能和风能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增加了4倍以上,煤炭将继续被低排放能源所取代,天然气属于低排放能源,天然气在发电过程中可比煤电减少高达60%的碳排放。
该报告还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如果2035年全球销售的每一辆新车都是电动汽车,那么,2050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将是每天8500万桶,和2010年一样。2050年,乘用车汽油的需求将下降,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汽油只是石油总需求中一个相对较小的部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石油,现在和将来都主要用于工业过程,如制造业和化工生产,以及航运、卡车和航空等重型运输,这些服务是现代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预计,2030年后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2050年仍将保持在每天1亿桶以上。埃克森美孚的结论是:世界整体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必不可少的。
2024年7月10日,bp发布了《2024世界能源展望》报告,bp认为:全球能源系统仍处于转型的“能源补充”阶段。
报告显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但不包括水电)。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当前轨迹情景假设下翻了一番多,在净零情景假设下增加了三倍多。在当前轨迹情景假设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从2022年的略高于10%增加到2050年的四分之一以上,在净零情景假设下增加到所有一次能源的一半以上。
对天然气的需求是从目前的水平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脱碳的速度。在当前国际情景假设下,随着新兴经济体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提高,天然气需求增加了近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净零排放情景假设下向电气化和低碳能源的更大转变,意味着天然气需求将在本十年的下半段达到平台,到展望结束时下降到只有2022年水平的一半左右。
bp报告对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的预测。在本展望的前半段,石油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轨迹情景假设和净零情景假设下,203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分别在八千万桶至一亿桶/日之间(此估计与埃克森美孚很接近)。
这一次的能源转型,有史以来第一次是从能源补充转向了能源的替代。只有当“新”能源(这次是低碳能源)的增长超过全球能源总需求的增长时,“旧”能源(这次是有增无减的化石燃料)使用的绝对值才会下降。
2024年4月30日,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发布了《2024年全球能源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如果说应对能源转型是新的能源冲击,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的第一个挑战,那么时机就是第二个挑战。
以往的能源转型不是政策举措的产物,而是新能源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的产物。之前的每一次能源转型都经过了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但没有一次是目前设想的类型。这一转型的目标是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彻底改变已经累计投资超过100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的能源基础。
改变全球经济的能源基础绝非易事,正是这些能源基础使得人类文明进入了“石油的时代”。根据2023年《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2022年,石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1.56%,仍是人类社会第一大能源来源。除石油外,2022年,在人类社会消费的能源中,煤炭排名第二,占比26.73%;天然气排名第三,占比23.49%。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合计,三大传统的化石能源占人类社会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1.78%,是当今世界绝对的主体能源。若进一步细分,在2022年人类社会消费的能源中,属于传统能源的水电,占比6.73%,核能占比3.99%。加上以上三大化石能源,传统能源合计占比高达92.53%,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2022年,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的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社会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为7.47%,无法动摇化石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地位。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列为统计的部分可再生能源,诸如风光等,是人类社会很早就已经使用的能源,有的使用时间大大早于煤炭,属于传统能源的范畴。一次能源消费之外,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在电力领域的表现也特别明显。2022年,世界发电用能源来源中,煤炭占比高达35.4%,依然超过了1/3。
油气企业拥抱能源转型
中国的石油需求,在未来几年略有上升,然后在2030年后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路运输日益电气化所致。在其他新兴经济体,繁荣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支持了更具弹性的石油需求。
在当前轨迹情景假设下,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一直增加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之后大致趋于平稳。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传统能源中,石油应该是首先达峰,其次是煤炭,最后是天然气。“汽油受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消费量减少;柴油受LNG和电动卡车的影响,也将减少。煤炭受经济、环保等因素影响,也将在‘十四五’末或者‘十五五’初达峰。”天然气,是含碳最低的化石能源,长期需求稳中向好。
面对化石能源仍是中国经济发展“压舱石”的现实,石油央企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方面成绩斐然,是当仁不让的“顶梁柱”。在风光氢储等新能源新业态的强劲崛起和能源转型大变局中,石油央企积极主动作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拥抱能源转型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面对能源转型大势,中国石化锚定“双碳”目标、拥抱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除持续提升油气供应能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外,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大力发展地热产业,积极发展光伏、风电产业,更顺应石油用途从燃料向原料转变的趋势,持续加强高端树脂、高端橡胶、高性能纤维、特种精细化学品等研发生产,破解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2024年年中工作会上讲话强调,油气和新能源业务要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以高水平储采平衡保障油气田高质量发展;炼化销售和新材料业务要加强产业链协同联动,提升整体创效能力;支持和服务业务要坚持专业化发展,增强战略支持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资本和金融业务要着力提高产业金融服务质效和投资质效。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提质增效升级’行动。”在油气开采方面,公司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生产,坚持从源头管控能耗和碳排强度,持续推进稳油控水和火炬气回收等工作;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油气并重,向气倾斜;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不断推进油气主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他表示,目前中国海油零碳负碳产业有序发展,国内首个海上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恩平15-1示范项目已正式投用,大亚湾CCS/CCUS集群研究示范项目获扎实推进,世界首个半潜式“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行业绿色工厂。到2030年,公司力争将国内天然气产量占比提高至30%。
持续发展才是企业之本
能源需要转型,企业也需要转型,但上述转型均需建立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财富中文网于北京时间2024年8月5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大型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深入到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对中国石油央企来说,可以借此了解世界级跨国石油公司的竞争趋势、优劣势和潜在差距。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略微增长了约0.1%。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09亿美元增长至321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2.3%,约为2.97万亿美元。500家公司除了盈利总额略低于前年(2022年)上榜企业,其他指标,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以及雇佣员工总数均达到自《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创立以来的最高峰。沃尔玛连续第十一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重回第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六位的分别是沙特阿美、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另一家石油央企中国海油名列第五十六位。
2023年中国三家石油央企总营业收入为9931亿美元,利润45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4.56%。美国最大三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马拉松石油公司总营业收入为6958亿美元,利润总额64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9.25%。中国三桶油营业收入是美国三大石油公司的1.4倍,而营业利润仅为三家美国同行的70%,营业利润率则差不多正好腰斩是美国同行的49.30%。同样的数据与壳牌、BP、道达尔能源三家欧洲的跨国石油公司比较,差距也是明显的,它们的营业收入/利润/营业利润率分别为7552亿美元/560亿美元/7.41%。
若进一步考察人均产值和利润指标,三桶油与国际公司财务指标的差距更是巨大。即使是三桶油之间的比较也有巨大的差别。至今年9月初,三大石油公司公布中期业绩,上半年利润情况是:中石油净利润886亿元(员工人数124万)、中石化净利润371亿元(员工人数38万)、中海油净利润797亿元(员工人数9.8万),中海油和中石油所创造的净利润差不多,伯仲之间,但人数相差10倍不止。虽然企业可以有“国有”“私有”所有制之分,但企业的实质都是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与合作的“经营实体”,营业收入/利润、投资回报、股东回报的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和效率的公认指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石油央企的“角色定位”既有清晰的界定也有“模糊”的边界,当我以为“可持续经营”最为重要,不论企业被赋予了多少愿景和责任,企业破产了失去了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了,愿景和责任也就不复存在了。
通用电气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1892年成立以来,通用电气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对几代美国人来说,他的工作保障、安全可靠的投资,以及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商业精英教育。在传奇CEO杰克·韦尔奇的20年领导后,通用电气作为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进入了21世纪,然而不到20年后,“老通用”就消失了。通用电气传统的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的企业文化迷失了方向,这最终导致了公司在个人和组织层面的衰落。
如果说,在中国有什么企业可以和美国“老通用”公司媲美的话,我以为非“大庆油田”、中国石油莫属。七十多年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过程,石油央企传承着“大庆油田”基因。能源转型,多元能源时代终将到来,但愿我们不要在永远的“长子”“顶梁柱”追求中迷失方向。BP壳牌等跨国石油公司5年前曾高调绿色转型,今年又突然纷纷回归油气主业,它们发展战略大幅度调整很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就能源转型而言,尽管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之下,风能和太阳能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从消费结构来看,风光发电在整体能源构成中的占比还很低。当前,虽然新能源的新增投资规模已经超越传统能源,但由于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未达到预期,新能源渗透率依然较低。被称为“中国新能源七子”的光伏制造巨头,目前尚无一家进入今年的《财富》500强名单,有些甚至还在生死线上挣扎,比肩西方“石油七姐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9日,陕投集团与正泰集团就创建绿色能源全链合作新模式,联合创建零碳园区示范项目,创新科技应用合作和党建联建共建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事宜进行座谈交流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陕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元见签。陕投集团党委委员、陕
5月20日,贵州金元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现场组织召开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兆瓦)1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首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有关议程和事项,同意1号机组织进入整套启动试运行。启委会主任委员、贵州金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仕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启委会副主任委员
4月30日,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产品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共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正泰新能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30GW,年均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然而,风光发电的间歇性与电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指挥官”,储能变流器(PCS)通过双向能量转换、灵活调频调压等核心功能,已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升工商业用电经济性的关键设备。130kW系列储能变流器储能
逆势揽金超3500亿三大油企“存量提效#x2B;增量突破”三大油企2024年报收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29.25亿元,日均盈利近10亿元。在国际油价承
湖南能源监管办立足湖南能源转型关键阶段,创新实施“规划监管筑基、评价体系引路、市场改革赋能”三大举措,助力湖南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是强化规划建设监管,筑牢新型电力系统根基。坚持发挥规划对电力发展的引领作用。在煤电领域,严格执行煤电项目全过程监管,推动优化煤电布局和灵活性改造,提升
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拉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清洁能源合作迎来更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2025年德国IntersolarEurope展会期间,上能电气与意大利可再生能源企业NextGENEnergy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能电气在加速全球化进程、拓展欧洲市场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双方高层代表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NextGENEnergy由意大利Treesse集团创立,致力于开发和优化可再生能源系
为配合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2025年5月16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与法国能源与气候总司总司长苏菲·穆隆在法国巴黎共同主持召开第四次中法能源对话。本次对话聚焦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双方就核电、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氢能和储能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中法清洁能源领域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以下简称“核三厂”)2号机组于5月17日正式结束服役,台湾核电时代步入终章。次日,台湾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台电”)官网数据显示,尖峰备转容量率已跌破10%,降至9.55%,亮起供电吃紧“黄灯”。叠加近期高雄市、台南市多地频发停电事件,民众对“核电归零”后电力稳定性的担忧持
获悉,近日,由长江国际公司承建的贵州省册亨县恒定山100兆瓦风电场EPC总承包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属山地风电场,主要建设内容为安装18台风电机组、新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新建及改造场内外运输道路等。年发电量超2.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2025年5月16日,里斯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共安装了127GW的风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GWEC市场情报团队数据显示,尽管宏观经济压力加剧、大宗商品和资本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持续受扰,29家风机制造商去年仍安装了23,098台风机。虽然2024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将新能源电量全面推向市场,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36号文件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不仅可以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可以推动能源转型,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城市副中心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支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符合
从天津鑫润恒信集团官微获悉,5月15日,由天津鑫润恒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津祥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华能新疆第四师可克达拉市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据悉,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可克达拉市64团17连图开沙漠,场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克达拉市西侧。本项目采用晶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的有生力量,电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功能定位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叠加近年来电煤供应、电价机制、环保约束、能源保供等外部环境变化,新形势下的煤电企业设备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力主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美国退群使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遭遇逆流。与此同时,特朗普废除拜登时期国内系列油气勘探禁令包括废除美国外大陆架地区勘探禁令,释放阿拉斯加油气资源潜力,旨在全方位推动美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特朗普取消对风能、太阳能产业的政策支持,仅对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近日,内蒙古能源发电科右中发电有限公司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顺利投入运行,实现了能耗数据在线上传。该系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科右中旗发电厂在能源管理智能化、精细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企业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同时,也标志着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此项整改
在环保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中建环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展现出独特的成长逻辑与行业价值。作为一家隶属于中建集团的环保企业,中建环能自2015年上市以来,始终坚守“以先进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环境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定位,以科技
5月19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中标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150MW/60.77MWh独立混合储能项目,中标金额10.8亿元。▲地理位置图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桃园堡村东侧,计划建设一座独立混合储能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50兆瓦,含飞轮储能装机容量90兆瓦/0.77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装机容量60兆瓦/60兆瓦时,
环渤海港口集港量有所下降,但调出量略高一些,环渤海八港单周去库117万吨,但库仍在高位徘徊,港口下锚船保持低位水平,空泊现象屡见不鲜。本周,超低的煤价吸引了客户,询货略有增多,但终端用户采购保持刚需,并压价还盘。(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产地煤价止住跌势,但目前的社会用电量
近日,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融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揽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千亿元融资批复,为项目的稳步推进筑牢资金“压舱石”。作为千亿级投资重点工程,榆林化学始终锚定“四个一流”建设目标,紧扣“四种经
停牌近两周后,5月19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旗下400亿市值褐煤龙头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能源”)宣告复牌并披露重组预案。“资产注入,一方面有利于电投能源提升煤炭自给能力,实现煤电协同降本;另一方面,将改善其基本面,优化资产结构,提升二
韩国《韩联社》5月11日报道,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当日发布的《2024能源供需动向》显示,韩去年发电总量595.6亿千瓦时,其中核电发电量188.8亿千瓦时,占比31.7%,位居第一。天然气和煤炭发电量均为167.2亿千瓦时,各占比28.1%,并列第二。煤炭发电量自2007年之后,近17年来一直是国内最大的发电能源。
5月19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国斌,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广元市委常委、秘书长龙兆学,副市长吴勇参加会见。王树东对何树平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中煤生产经营、产业结构、发展思路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回答“在人工智能和其他产业融合方面,有哪些支持经济发展的亮点?”这一问题时表示,科技要能够为人类造福,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要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4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15.8亿吨,同比增长6.6%。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3.8%,日均产量1298万吨。原煤生产稳定增长。据海关统计,1-4月全国进口煤炭1.53亿吨,同比下降5.3%。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7.8亿吨,同
1至4月,湘潭发电公司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65亿千瓦时,火电利润完成年度目标的37.42%。新能源业务持续发力,发电量与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该公司深入开展“日、周、月”电量对标管理,突出关键指标,紧盯区域先进,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坚持生产经营“一盘棋”,统筹运行风险、设备稳定、指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数据显示,4月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71.93GW,同比增长33.4%;1-4月光伏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累计产量239.06GW,同比增长18.8%。原文如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