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霍尔台克公司向切尔诺贝利场址交付首批“干法”储存金属罐

2015-12-02 11:37来源:国防科技信息网作者:杨力关键词:乏燃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RMBK-1000反应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世界核学会网站2015年11月27日报道]国家特别企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昨天表示,干法临时储存燃料设施(ISF-2)的首批10个金属罐,已交付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场址。正处于最终建造阶段的ISF-2设施是根据乌克兰与美国霍尔台克公司于2007年签署的合同建造的。预计今年建成,建成后可将场址中所有乏燃料至少储存100年。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言人说,“双壁”金属罐位于NUHOMS临时干法储存系统的中心,该系统在ISF-2设施中用于对来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RMBK-1000反应堆的乏燃料进行长期临时储存。该系统的目的是在隋性气体环境下在ISF-2设施整个设计使用寿命中对乏燃料进行储存。

发言人说,“这个由一个外壳构成的系统含有两个焊接在一起的金属罐,组成了两个独立的防止放射性材料散布的封闭区域,一个内部蓝筐和一批燃料管。各混凝土储存模块内部的金属罐均水平放置。”

这些金属罐由霍尔台克公司位于彼得堡的制造厂生产。

乌克兰国家核管理检查团(SNRC)已批准该系统的工厂于2014年7月接受过测试,因而允许对某些设计经过改进的金属罐系列制造。SNRC已于今年7月通过了ISF-2设施金属罐的技术规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乏燃料查看更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查看更多>RMBK-1000反应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