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访谈正文

中电联吴添荣:加快智能电网发展 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2015-12-02 13:1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李文华 路郑关键词:智能电网储能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13日,本报记者在以“网联未来能源时代”为主题的“2015珠海智能电网大会暨中国(珠海)国际智能电网展览会”上,针对智能电网产业最新发展趋势,能源互联网建设等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添荣。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智能电网作为能源业界的热点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发展智能电网当前面临哪些新的形势,又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吴添荣:智能电网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个话题是由欧美国家首先提出的,到2009年国内才开始探讨,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智能电网的理解正不断深化。欧美国家提出的智能电网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概念,只是在供电侧、用户侧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另外,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能源分布、电力负荷情况不同,因此我国提出的智能电网概念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首先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把智能电网的内涵延伸到了发电、输电、配电、供电以及调度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当前,我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均已多样化,尤其是风电与太阳能发展迅速。到2020年,我国规划清洁能源比例要占15%。这要求我们的电网要对这种分散式、不稳定的电源用一种智能化的处理手段来消化、接纳并网。同时,在用电侧也出现了电动汽车与储能等新变化。这些都是配合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供电也要实现智能化,更合理的调节峰谷,建设稳定的电网,进而从技术上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打下基础。

当然,智能电网的发展目前也需要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储能电价方面就需政府、企业、用户等方面共同推进。受益于智能电网发展,我们今后可能出现颠覆传统思维的全民发电、全民储电,把资源最有效的利用起来。尤其是对不易架线的偏远地区,可能除了自发自储自用,还会出现更换电池电源等方式。

中国能源报:能源互联网已被业界认为是能源变革的标志性技术之一。通过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和纽带,加快实现横向多源互补,其目的就是建成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吴添荣:从全球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能源互联是非常有好处的。这将会进一步促进能源行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便捷、可持续利用。

众所周知,赤道地区的光能与北极地区的风能都相当丰富。虽然目前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政治上来说,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并不一定提出这一概念就要在3到5年内完成,而是要提出这一概念引来各国能源界的关注与响应,让各国在各种国际大会上进行思考与探讨,一起研究这一事情,最终实现突破。

目前,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建设长达3000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无论线损还是成本都过高。但技术在不断发展,过去我们也曾认为特高压是得不偿失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剧增,我国的特高压电网也已初具规模,并且进入到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本报记者刘炎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加快智能电网发展 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