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推“互联网+智慧能源”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2015-12-07 13:05来源:人民邮电报作者:崔颖关键词:需求侧管理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打造能源生产新手段,实现能源高效智能生产。

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不足,一些地区电厂生产与电网规划信息不共享,导致电厂生产能力超过电网输送能力,出现窝电现象。因此“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调度信息公共平台,可促进电厂之间、电厂与电网信息对接,有效支撑电厂生产和电网规划决策,实现能源高效资源配置和供应多元化,减少弃水弃风弃光和窝电现象,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效率。

能源生产智能化可大幅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因此鼓励能源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例如,南京金陵电厂采用GE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内嵌了60种分析模块,对燃机性能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实现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远景能源公司每天处理将近TB的数据,通过风功率预测、风机亚健康诊断、在线振动监测等功能,减少风电场发电量损失15%以上,提升投资收益20%以上。

(二)建设分布式能源新网络,最大限度接入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存在地理上分散,发电具有不连续、随机性、波动性和不可控等特点,传统电力网络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要求。当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比例不足3%,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方式是“就地收集,就地存储,就地使用”,因此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入网比例,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天津中新生态城综合利用风、光、地热、冰蓄冷等多种能源,建设“光伏、风力、储能”三合一的实时协调控制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分布式清洁能源每月上网的发电量达到130万度,基本满足了生态城所有居民的用电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率达100%。

能源互联网最大的特征是能源网络的去中心化,未来每个微型能源网络都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一个节点,能量可以在任意节点之间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需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能源互联网应重点发展分布式微型能源网络,将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变电和智能用电等设备组成的微型能源网络设备互联起来,且每个微网可以并网运行或离网运行。为此,需要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从而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例如,特斯拉2015年5月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产品,名为“电力墙”的电池系统。能源墙是一款可充放式锂电池,家用电力墙持续电量2kW,峰值电量3kW,充放电能效大于92%。这套用电系统通过两种方式给自己充电,一是离网运行,利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力墙的电力来源;二是并网运行,通过接入普通电网给电力墙充电。能源墙一方面在停电时可作为备用供电系统来使用;另一方面用户可参与削峰填谷,在白天、夜晚等用电高峰期使用该电池的电能,而在深夜的用电低谷期对电池充电,从而更多使用低电价时段的电能,降低家庭用能成本。

(三)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发展能源交易与需求侧管理

当前,能源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市场交易有限,因此《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使能源供应方和需求方可在能源交易服务平台进行交易,用户则根据自身用能需求选择供应方直接购电,协定购电量和购电价格。在此过程中,智能电网作为配送平台、电子商务作为交易平台可同时结合碳交易市场于一体,实现能源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供需双方通过能源交易服务平台,实时发布能源供应和消费信息,实现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数据对接,形成开放化竞争性市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大幅提高能源配置效率。例如,德国部分地区消费者能够将多余的能源在交易平台上出售,用户从消费者变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目前已有15%的电能交易是在电力交易平台上完成的,而我国的交易模式还较为单一。

推进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要推广具有数据采集、联网互动、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家电、储能设施、电动汽车、港口岸电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例如,一艘中型集装箱船靠港期间排放的PM2.5污染物,相当于50万辆重型货车的排放量,接入港口岸电,能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95%的污染物。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根据电价高低实时调整充放电方案,在用电低谷期给设备充电,在用电高峰期将多余电能输送给其他设备,从而实现削峰填谷。

(四)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新基础设施。

电网和通信网分别建设可能造成一些资源浪费,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能够实现电网和通信网的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北京开展10万户电力光纤到户建设,实现能源流与信息流同步传输,用户可实时查询用电量、重要电器使用情况,可节能20%。

电力光纤能够满足多业务需求,通过智能电表和智能用电设备,依托智能电网,可以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多种新型业务,实现家庭能效分析评估、能源使用可视化管理、用能情况分析、家电运行控制、节能目标预测与控制、用能优化策略和能源管理决策支持。例如,美国售电市场中50家最大的售电公司中,有27家都是Opower的用户,Opower拥有37%美国家庭的能源消费数据,它通过数据分析为售电公司和用户提供节能分析报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规划所 崔颖)

原标题:推“互联网+智慧能源”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互联网+智慧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