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新电改已稳步启动 电力市场如何促进节能减排?

2015-12-09 07:5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火电机组电力市场售电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除具有商品属性外,还具有特殊物理属性,无论购售双边合同期限长短,也不论双方在日以上的时间段达成了什么样的合同,都必须通过日前市场,或由购售双方自行协商形成一条可以在次日执行的电力曲线,按约定曲线发、用电,保证发、用电功率的实时平衡,也需要通过实时平衡市场调整在日前市场不平衡。市场化对于传统发电计划最大的改变,是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确定不同时段各机组的发电计划,不再以平均分配为原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是机组对于不同时段的发电报价。在上述合同约定电力曲线的基础上,结合负荷预测信息,以价格优先的次序确定发电机组的开机方式和实时出力,形成最终的发电计划。

以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间歇性和波动性。没有太阳照射的时候光伏不发电,没有风力吹动的时候风机也不发电,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其预测精度很难保证。从系统运行安全的角度来讲,由于要考虑负荷电力和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为了保持电力供需的实时平衡,需要预留一定运行备用容量。因为没有承担系统故障停运的全部成本,如果没有电力系统的调整,每一个电源都会面临外部性成本。运行备用容量在负荷偏离预测值、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或机组故障时投入运行,根据需要向上或向下调整出力,实现系统功率的实时平衡。

虽然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能边际成本非常低,但其外部性成本相对于传统能源却很高。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总体经济价值,或者说其社会成本。发电的社会成本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首先是电源和负荷的波动性,其次是电源出力的可预测性,再次是建立维持系统所需备用电源的成本。由于目前电能无法大量存储,为了保持电力的实时平衡,电力系统需要昂贵的备用发电容量来应对大规模光伏的间歇性。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需要投资、运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全面的变革,来降低其社会成本。因此,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优化调度过程需要考虑权衡用户缺电损失、需求侧管理成本与维持系统备用容量的成本之间的关系。

以光伏发电为例,国外机构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光伏数据的测算显示,随着光伏发电渗透率提高,其社会成本也水涨船高,从10%渗透率的126.7美元/MWh,提升到20%渗透率的138.4美元/MWh。这一成本的上涨是由于较贵的光伏发电取代了便宜的火电机组发电造成的。随着光伏发电自身投资成本的逐步下降,如果其固定成本从目前的4.41美元/W下降到业界所期望的2美元/W,其社会成本将降低99美元/MWh,情况会有所改善。除了高成本,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影响也很明显。在20%光伏渗透率的情况下,如果光伏发电出力能够精确预测,则社会成本会略微降低,大概6.1美元/MWh;而如果光伏发电能够完全存储,则社会成本将下降45.9美元/MWh。另外,光伏电站的分布也对其社会成本有一定影响,而跨省区输电、光伏日内预测、用户侧实时价格响应等其他因素对社会成本的影响则相当有限。

电力市场的本质就是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各种电源具有各自的技术经济特性,相应的其发电出力的时空分布和边际成本也有很大差异,再考虑到需要实现电力供需的实时平衡,发电资源的价值就体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的存在,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厚实的土壤。由于电力的价值随时间、空间、供需等要素不断变化,因此,相对固定的计划性价格始终无法准确的将其呈现出来,电力市场则正是为了体现电力的价值而设计和运作的。这正是本次电力改革提出“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形成由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的初衷。更为准确的价格信号不仅能够反映电力供需的实时状况,更能够在长期指导电源和电网的规划建设。

原标题:电力市场如何促进节能减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机组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售电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