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能源服务市场正文

售电改革扬帆起航 需求侧管理市场借势爆发

2015-12-10 11:51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售电市场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详看需求侧响应

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正式下发,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的大门,《通知》即是其第二个配套文件。在这一文件中,明确了将在今年夏季和冬季的用电高峰和供应紧张期间实施需求侧响应,并首次明确将在佛山、苏州、北京和唐山四地先行试点。

从7月起,佛山市率先实行了需求侧响应,共有三十多家用电企业和能源服务商参与,削减电量达到4.1万千瓦。同一天,苏州市也进行了需求侧响应,共有约25家用电企业和4家服务商参加,响应负荷为24万千瓦。8月12日,北京也有18家服务商和73个用电企业加入其中,响应负荷为7万千瓦。据了解,唐山市也对这一试点进行了充分准备,计划在冬季用电高峰期启动响应。

需求侧响应有利于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而且与之前的“错峰限电、拉闸限电”形成了鲜明对比。

多年来,我国电力供应的常态是“供应紧张”,而近几年的供电宽松局面却难得一见。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为保障电网正常运行,一直实行的是“错峰限电、拉闸限电”方式。这一方式的特征包括,发电企业不断增加装机容量,供电企业则通过行政手段制定详细用电计划,以确保有序用电。对于用电企业而言,则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需求侧响应则完全打破了这一逻辑。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主动权交给用电企业。凡是主动参与到需求侧响应的用电企业,都要事先提交申请,并在实施响应期间主动限制用电。对于工业用户而言,曾鸣说:“因为他们用电量大,用电成本在他们整个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所以他们更关注降低自身用电成本,也更关注需求侧响应。”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启动需求侧响应的原因包括电源供应不足导致的供电紧张、冬季和夏季出现供电紧张、以及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出现负荷过高的情况。为了保障电网有序运行、缓解供电紧张,就有必要启动需求侧响应。

为了吸引用电企业参与其中,各个试点城市都加大了财政补贴的力度,佛山、苏州和北京的补贴标准分别为每千瓦130元人民币、100元人民币和80元-120元人民币。

政府补贴只是一方面,电价才是需求侧响应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苏州达能电力公司是专门从事用电服务的企业,据该公司负责人张大力介绍,现在江苏省的工业用电峰值电价约为每千瓦时1.4元,峰谷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4元,这对于用电企业来说,仍然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但却能令企业避免被动接受限电,影响生产。另据山东能源服务商泰达能源的负责人尹国刚介绍,国外的峰谷电价的差距已经在五倍左右,而我国各省只有2-3倍价差,当然缺少吸引力。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我国尚未建立起电力交易的现货市场之前,需求侧响应显然是一种较好的处理电力供应紧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仍需要通过大量试点工作,对电力交易平台系统的软硬件进行科学地探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售电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