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吉林省发布十三五规划: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等 推动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全文)

2015-12-14 10:52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吉林十三五规划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8。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发展规模效益型和生态友好型现代化大农业,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质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带动形成现代农业拓展带,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东中西现代农业片区。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设一批国家级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亿斤水平。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抓好优质畜产品产业链建设和高效特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开展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健全农田防护林体系,推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培育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大力推广新型种植模式,深入实施全程农机化推进行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提升农业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到2020年,农业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40%以上。大力发展良种、农资、农技、培训等农业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9。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改革城乡分治管理模式,将乡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坚持规划先行,彰显农村特色,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引导乡村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空心村向中心村集中。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全面实现农村绿化亮化美化。

30。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多策并举、多措并举,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豆米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增加经营性收入。支持农民盘活承包经营的土地、林地、草场等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增加工资性收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增加创业收入。

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协调并重,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与对接环渤海双翼共进,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振兴。

31。深入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强化长吉腹地支撑,加快构建长吉大都市区,提升重点产业园区和开放平台功能,增强集聚要素和创新发展能力。完善图们江区域开放条件,提升延龙图前沿带动功能,支持珲春窗口加快发展,努力推进腹地、前沿、窗口联动发展和开放。加快推进连接松原、白城直达蒙古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加强与黑龙江口岸城市密切合作,扩大与东北亚各国、欧美国家开放合作,将我省打造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陆海联运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全面完成长吉图规划目标。

32。加快推进面向环渤海开放。依托中东部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加快建设通化内陆港区,逐步构建集保税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打造吉林向南开放的窗口。推动白通丹经济带建设,引领提升东部地区整体开放水平。加快推进四平、辽源向南开放,提升物流枢纽功能,加强与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创新,打造四平、辽源、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延伸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技术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33。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坚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把握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契机,加大对韩经贸合作,积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提高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比重,推动文化交流和劳务输出。强化与俄远东开放战略衔接,深度开发俄罗斯等境外市场,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转化。稳步推进中朝罗先经贸区建设。加强与蒙古国经济交流合作。全面推进文化、教育、体育、生态环保等社会领域开放合作。加快经济合作区和特殊功能区建设。继续办好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品牌。

34。进一步畅通对外通道。全面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内外联通水平,建设东北亚大通道枢纽,推动“借港出海”。积极开辟连接欧美的北冰洋航线,稳定运营连接日韩的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进一步拓展连接我国东南沿海的内贸外运航线,扎实推进长满欧国际货运专列运营。加快实施与大连、丹东、营口、满洲里、绥芬河等港口和口岸通关一体化。积极争取提升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建立取费合理、高效便捷的通关机制。进一步完善连接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配套设施。

35。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以园区招商为重点,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充分发挥吉侨、吉商、归国人员和驻外使领馆作用,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果、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引进世界500强、央企、民营大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引进引领性、创新性、成长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强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招商、产业转移合作招商、境外资源加工利用招商。完善和提升合作发展平台,大力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培育和集成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快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在协调发展中释放动能,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吉林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