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制订应“取长补长”

2016-01-09 08:54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田雯玥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相关政策制订需“取长补长”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然而业界普遍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在张永伟看来,尽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在了全球的前面,并且对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下一步政策制订上仍需要“取长补长”,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张永伟认为,我国政府层面能够从政策出台密集程度、财政支持力度等多方面,自上而下地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是在美、欧等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没有遇到的。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优势之一。其次,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新型产业,但产业转换成本较其他国家更低,这使得我国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时受到的阻力远远小于其他国家,而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另一大优势。这两大优势也无不表现出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他坦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如政策的协同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多为生产侧政策,而在与应用侧政策相互协同方面仍然存在欠缺。他以充电桩举例,如果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交通、电力、信息等主管部门能够协同联动,充电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这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此外,他认为我国政策调整的相应机制仍然欠缺。如果对某些政策过于依赖,当政策调整或新政出台时,政策间的协调压力将会变大,这也将影响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张永伟认为,“取长补长”就是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将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但这种“为我所用”并非简单的盲目照搬。他表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从起步阶段到快速成长阶段的过渡时期,这期间需要持续的政策引导,但同时,政策的支持需要更加巧妙。此外,由于传统燃油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主体,但总体竞争力与国外差距较大。“引入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现在这种阶段,既要让传统汽车领域有动力或有压力去做新能源汽车,又不能把它打趴下,还得平衡。”张永伟表示。

通过对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梳理,张永伟认为,在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政策是碳排放方面的相关政策。该政策可能是未来产业政策研究的又一重点。而日本政府技术路线方面的选择机制,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能够基于市场判断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风险就偏低一点”。

张永伟认为,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们政策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压力也是别人所没有遇到的” 。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工具包解析》课题的详细情况将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5年年会期间发布,本网也持续进行报道。

原标题: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制订应“取长补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