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细思恐极】破解“垃圾围城”和“无地可埋” 垃圾电厂探路“蓝色焚烧”

2016-01-26 08:56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惠钰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电厂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焚烧”是一条链

“蓝色焚烧生态化理念,就是希望未来能够真正达到垃圾循环利用及高效利用。”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珞日前在2015(第九届)固废战略论坛上表示,垃圾综合利用是大势所趋,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方式,使垃圾场升级为资源性的电厂或生物质电厂,这对于老百姓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将有很大的提升。

事实上,垃圾焚烧是一条链,而不仅仅是“焚烧”这一个点。因此,要想实现上述愿景,这条产业链上还需要解决诸多难题。

在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能否从源头解决垃圾分类及再利用的问题?能否破解垃圾分解的难题并且做到稳定的运行?另外,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将垃圾变为燃料?并且实现焚烧的清洁和高效?

在王元珞看来,垃圾上游的收运、保洁跟末端处理企业之间好像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需要采用纵向思维,以生态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新蓝色生态产业链体系,打通固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关系,共同搭建一个智慧化环卫体系跟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共同寻求一种合作,要完善其中的合作,最难点实际上就是要完善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性的商业体系和经济模式。”王元珞说。

建言“十三五”

在王元珞看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要想实现每一个环节都高效、高质量地进行服务与处理,就需要给政府提供一个崭新的服务理念。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日前正式发布《我国城市垃圾“十三五”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建议》,该建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国军领衔的研究组完成。

建议提出,中央政府应在“十三五”期间为每个城市建立明确、量化的垃圾管理目标,通过国家方案强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实现“四化”目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低成本化)。

对于垃圾焚烧电厂,宋国军表示,“十三五”国家应在基于“四化”目标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模式下,对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实施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消除排放外部性。

另外,宋国军还建议中央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已有的各种项目水平的补贴、补助资金建议取消,转为专项拨款,以便系统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四化”目标。

“例如,对于焚烧厂的建设,应当明确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含量标准、热值标准或目标(推进分类)、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标准或目标(推进分类)等指标,以阻止和减少不连续达标等伪无害化现象的发生。”宋国军说。

“现在所有的责任都压在焚烧企业的身上。”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李晓东也建议,国家需要全面加强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系统的共同合作,而不仅仅是靠焚烧企业一方。尤其是国家对垃圾补贴费要到位,才能真正保证垃圾“蓝色焚烧”的排放标准达标。

原标题:垃圾电厂探路“蓝色焚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电厂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