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专访国网冯庆东:智能电网是接纳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平台

2016-01-28 14:49来源:智能电网产业观察关键词:储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部署和落实之下,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国内的智能电网企业不断走出去,在国际市场浪潮中搏击奋进。一边是广阔的市场机遇,一边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市场中生存,值得探讨。特别是新电改的实施,让行业竞争的状况更为激烈。小编特别邀请到了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博士,梳理当前智能电网行业的发展脉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这将对于智能电网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系统性的影响。您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冯庆东: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网架优化,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接纳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开放的交易与服务平台,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智能电网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清洁的多层级平台,满足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全面支撑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智能电网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

主要任务有以下六点:(1)建设主动配电网,实现风能、太阳能等各种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加快微网建设,推动分布式光伏、冷热电联供(CCHP)、地源热泵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结构调整。(2)增强电网的运行的安全性、控制的灵活性、调控的精确性、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弃风、弃光现象。(3)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建立广域测控体系,提升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可观性和可控性,实现信息的互动;优化电源结构、电网结构和负荷结构,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电源与负荷主动参与辅助服务,完善相应的电力市场运营补偿机制。(4)鼓励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型城镇、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区域,开展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示范,以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为基础,应用地源热泵等技术,实现能源数据就地采集、就地传输、就地处理。建设动态能源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多种能源互补优化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5)鼓励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探索配电网发展新模式。(6)加快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探索灵活多样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健全需求响应工作机制和交易规则,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实现与电网协调互动。

记者:有人说,新电改的市场化思路对智能电网行业来说是双刃剑,发电行业将可能出现盈亏分化、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局面。您认为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冯庆东:国家选择深圳市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目的是理顺电价,让电力回归它的市场属性,使我国电力价格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也下发了《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未来政府应把电价定价权逐步交给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通过市场交易确定价格,通过电价改革消除瓶颈因素。

企业应该抓住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混合合作项目(PPP)建设的机遇,积极参与新增配电线路建设、分布式发电、微网、储能电动汽车等相关领域的建设和运维,以规避未来风险。

记者: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智能电网就是这个系统的重要基础,您认为这个基础平台需要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才能确保实现能源转型升级?未来智能电网行业的创新方向又会在哪里?

冯庆东:能源互联网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的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客观规律。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高度协调与深度融合的关系,能源互联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及架构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如何开展我国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建设显得尤其重要,需要以严谨慎重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神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智能电网建设应该遵循技术成熟度,开展主动配电网建设,开展主动规划,主动管理,主动服务,主动协调控制,主动预测与决策。从优化并规范配电网架构入手,加强分布式电源、微网与主干网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关键设备;加强需求响应技术、储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采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ICT),遵循开放性体系架构、融合模型、技术标准、通信协议与终端用户实现互动,实现智能协同控制,开展能量管理及能量交易。

记者:2009年,国家电网首次对外公布智能电网发展计划,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序幕也由此拉开。经过多年的发展,您预计3-5年后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环境如何变化?

冯庆东:(1)智能电网产业将逐步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2)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3)将出现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虚拟电厂等重点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

记者:作为行业的资深人士,您觉得国内智能电网行业在理念、技术、装备、标准、工程等方面,是否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您对于行业的发展有些怎样的建议?

冯庆东:国内智能电网行业在理念、技术、装备、标准、工程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智能电网标准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际行业组织的标准化制定工作,加快推动国家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

虽然种种数据显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市场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行业标准化方面,在国际上都还处于追赶阶段而非领军地位。要想提高中国智能电网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因为专注把控核心技术水平和制定国际标准将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核心实力。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注定也是一场以时间和实力为基础的持久战,每个从业者能做的、要做的,就是加强基础研究,坚持自主创新,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掌握核心技术,在行业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原标题:独家专访|国网冯庆东:智能电网是接纳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