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动力电池“巨震”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如何结合?

2016-02-02 08:18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刘俊晶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电池三元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查电池质量,查产品一致性,查骗补行为,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规定你应该用什么电池,应该生产什么车。为什么政府总喜欢‘高瞻远瞩’地指导企业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1月24日,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一位参会的河北某汽车厂高管情绪激烈地说道。

让这位企业管理者忿忿不平的导火线是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在会上的一次简短表态。“工信部将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的风险评估,在评估 完成前,暂停将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张相木说。此言一出,台下瞬间哗然。“干错了,市场自然会惩罚他。如果政府下决心抽 查电池,只要查到安全隐患就取消整个车型的公告,电池厂和主机厂还敢逆流而上?相反他们会比任何政府机关更惦记电池的安全性。”另一位企业人士在现场指 出,政府不应该在产业发展初期就规定技术路线,这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对工信部突如其来的决定,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不解。“一方面说未来一定是三元材料,另外一方面又说因为有安全问题,现在暂缓使用。三元材料的安全问题从一开始就存在,大家也都知道。为什么早不说暂缓使用?”王子冬在现场公开表示。

但是政府层面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而轻率地下了决定。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透露,已建议工信部暂停受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大 巴进入免车购税公告目录的申报。工信部调查后认为,三元锂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不适用于客车行业。“尽管如此,在新能源汽车业,电 池材料特性的差异并非是决定安全的最终因素,真正最终决定安全性的是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的把控和可靠性。”一位业内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 期,这种政策层面发出的信号对技术路线的重大改变遭到业内强烈质疑。

众多车企和动力电池制造商也对此表示强烈质疑和不满。经济观察报记者独家获悉,一份由多达几十家电池制造商负责人对此事表示不同观点的“联名上书”正在准备中,最终参与“上书”人数将多达百家企业和个人。一场动力电池行业内的“巨震”已经来临,并且会“余震”不断。

“巨震”来临

“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消息对于蓬勃发展的三元锂电池行业而言无疑是从天而降的一盆冰水。虽然只是“暂停”,但国家相关部门的这一决定无疑引发了新能源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行业“巨震”。

事实上,对于“三元锂电池客车”的争议一直存在。此前,相关部门曾下发《关于对“暂缓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议的函”征求企业意见的通知》,但这种以决策层声音出现的“盖棺定论”确是行业内没有想到的。

记者了解到,向工信部递交的“关于暂缓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议的函”中阐述: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 池相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而商用车(尤其是商用客车)乘员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建议工信部暂缓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 力锂离子电池。

原标题:动力电池“巨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三元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