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工程纪实】淮上特高压工程第8标段建设侧记

2016-02-04 09:18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孔蕾 林欢情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30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竣工验收组为期两天的竣工验收顺利结束,淮南—南京—上海(北环)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第8标段线路具备启动和试运行条件。

由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第8标段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和宝应县境内,线路长32.2千米,为同塔双回路架设,新建钢管塔60基,铁塔最高达144.45米,重达414吨,平均塔高108米。

稠密河网中运输

“兴化地势低洼平坦,境内河道纵横,河网稠密,湖荡棋布,俗称‘锅底洼’。第8标段沿线有85%位于河网地带,15%为水田。平均每基基础需要430吨混凝土,每基铁塔需要170吨塔材,物资运输成了一大难题。”2015年7月22日,我们在项目部质检员黄朝云陪同下,探访这些在密布的河网中施工的建设者。

“施工场地全部是泥土,地质松软,普通吊车的轮胎会深陷泥土。所以,现场用履带式吊车在田间吊运,避免铺垫钢板费时费力,提高了工效。”黄朝云介绍道。

“有的小河水位浅,导致载重运输船搁浅。我们就把履带式挖掘机开到船上,用挖掘机把河床的淤泥挖出,加深河床水位,再让载重运输船通过。”运输队队长张锦志指着不远处一条小河说,“船舶一趟可以运输7吨物资,我们有5艘船同时运,从转运场到现场来回一趟需4小时,一天运两趟,平均一基塔的物资,两天半就可运完。船运是我们加快施工进度的一大利器。”

据项目经理叶振阳介绍,8标段最难的就是运输。对此,项目部实地勘察全线铁塔,绘制运输路线图,制定“一塔一运输”方案,采用10吨级船舶和10吨履带式吊车相结合的方式,运输塔材及组塔、架线所需机具设备。

湖荡藕塘中组塔

2015年8月3日,我们沿着纵横交错的藕塘埂道,走进位于大邹乡的E109号组塔现场,30多名工人忙着组塔。施工组组长卿先付仰着头、睁大眼睛,用对讲机与高空作业的工人保持联系。高空中,8名工人正在进行内悬浮外拉线抱杆提升作业。

中午,我们又来到E073号塔施工现场。“这基塔位于藕塘中央,藕塘水位高,淤泥有3米多深。为了不影响塔基四周鱼塘,同时便于施工,我们在施工区域中搭设钢管架,并在面上铺设钢板作为作业平台。”施工安全员林大喜介绍,“为搭设作业平台,仅钢管就用了1000多根。不过有了作业平台后,组塔施工方便多了。”

原标题:湖荡河网中施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