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煤制油:“黄金十年”后 未来仍可期待

2016-02-15 13:13来源:《中国煤化工》杂志作者:唐宏青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化工在2003至2013年这10年间有了大发展。

主要表现为:

大规模引进壳牌煤气化技术,6年内就签约19个合同23台气化炉;

迄今为止,国内外约25种煤气化技术在中国煤化工工程中试验和应用;

费托合成技术中试成功,开始建设3个16~18万吨/年煤制油示范工厂;

甲醇制烯烃技术中试成功,开始建设60万吨/年的煤制低碳烯烃的示范工厂;

引进美国大平原厂的煤制甲烷技术,同时建设3大1小共151亿标方/年煤制天然气的工厂;

直接液化技术的引进和改进,开始建设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工工厂;

草酸酯法制乙二醇技术的开发,开始建设数个20万吨/年的示范工厂。

这也被称之为煤化工的黄金10年。

在这个过程中,煤制油的发展尤其醒目。

黄金十年

黄金10年前,煤制油处于催化剂科研阶段。

2005年中试装置通过科技部验收;2006年,伊泰集团、潞安集团、神华集团3个煤业集团按照该技术建设16-18万吨/年的煤制油示范工程。

伊泰煤制油项目是国家的9个煤化工示范项目中的一个。该装置采用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年产16万吨油品,产品是高十六烷值的柴油、石脑油和液化气,2009年试车,2010年7月通过国家能源局考核,2012年起连续3年达到 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产量分别为17.16万吨、18.16万吨、17.95万吨,并且均有盈利。

2002年这一年,兖矿集团加入了F-T合成开发的行列。其鲁南化肥厂0.5万吨/年试验装置连续运行4607小时。2014年国家批准在陕西榆林建设一套110万吨/年的生产装置,2015年试生产负荷达到70%。

由于伊泰合成油16万吨/年示范装置达到“安稳长满”运行,我国的煤制油工业进

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取得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批准的费托合成在建的项目有2个(共50万吨/年),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有5个(共650万吨/年),总共产能为1150万吨/年。

目前已经投产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设计能力年产油品108万吨,2008年底投入生产, 2013年产量86.6万吨,运行时间315天。项目的后续发展也在进行,计划扩建到300万吨/年。

近期,媒体上热议的分质利用技术,实际上是高含油原煤的提取焦油和加氢工艺。

以甲醇为原料的甲醇制汽油工艺,产品是93号汽油,10万吨/年装置也已经在山西运行成功。

劈头冷水

正在煤化工热火朝天的时候,2014年下半年世界上能源价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油的价格从高于100美元/桶降到40美元/桶左右。这一盆劈头冷水,使得所有的煤制油项目从盈利转向亏损。即使煤炭集团内部调整原煤的价格,也很勉强地维持生计。许多专家预期油价回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未见动静。煤制油企业似乎在生死线上受煎熬,正寻找未来的道路。

另一个变化是国家对于煤化工项目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了。一些环保没有审批的煤化工项目被叫停和罚款。实际上环保的新尺度对所有煤化工项目都是一样的,并非仅仅针对煤制油,目前正在可研的项目被迫等待环保的审批。

原标题:煤制油:"黄金十年"后 未来仍可期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