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揭密】中国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的国投

2016-02-18 08:14来源:英才作者:谢泽锋关键词:国投电力国投集团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王会生:国投只求最好不求最大

转型成败关键

《英才》:2015年是国投成立20周年之际,国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会生:这20年确实很不容易。从组建到2002年是“一次创业”阶段,主要是谋求生存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2012年“二次创业”的十年,属于公司快速发展阶段。这十年公司年均利润增长在30%左右,来之不易。

2013年以及未来这些年是公司的转型阶段。原来的传统业务支撑了公司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现在这些产业都顶到天花板上了。而且有的还是僵尸,今年要清理僵尸企业,煤炭就是重点之一。

已经到这种程度,电力过剩、煤炭过剩、港口饱和,化肥也在趋于饱和。

国投很早以前就提出要转型,五年前就提出了“六个转变”。但是转型步伐比较慢,一直不理想。

《英才》: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王会生: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一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到底怎么个转法、往哪转,不是太清晰。另外,可能也不仅仅是我们一家的问题。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这才找到一条新路,有了明确的方向。

但也有我们自己的问题,就是大家的危机感不强。这几年小日子过的挺好,年年30%增长,还要转型?不转型就30%增长,不挺好的吗?连续11A,也就意味着年年收入在增加,大家危机感不够强。

《英才》:国投作为新一轮国资改革首批试点单位,能发挥哪些独特作用?

王会生:国投的独特作用在哪?第一就是导向作用,引导新兴战略产业。第二就是调整结构,包括重组、整合、退出。国投20年,天天在做这些事。第三是资本经营,把资产变成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壮大。

国投进入改革试点单位,试点第一就是试方向,国企到底干什么事?原来说国企什么都干,抢了民营饭碗了,社会上就有意见,说你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现在很清楚,一个叫做命脉,一个叫做民生。

命脉的东西不能撒手。关乎民生的养老、环保、扶贫,没有效益,民营不肯做,但国有企业必须做起来。

另外,要采用新的体制机制,包括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职工持股、授权,试这些改变过去体制机制掣肘的东西。

《英才》: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已不再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国投未来的增长抓手将放在哪里?

王会生:面向未来国投必须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加速发展。这是集团能不能华丽转身,能不能在“新常态”下,把握发展机遇,克服已有产业天花板,走出一条新路来的关键。

转型成功了,国投就有百年历史的可能。转不过来,国投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英才》: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投架构是否也会进行重新整合?

王会生:业务单元重新分类,分成四大类,传统的基础产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及服务业,以及国际业务。

应该说传统产业,已经干得不错,但要进一步整合,符合国家的战略趋势,比如煤炭现在不行了,把煤炭公司改造成为矿业公司,和“一带一路”结合起来;电力理顺上下游关系,调整结构,发展新能源,特别是智能电网、微电网;港口要整合运营能力。

金融服务业上,打造金控板块。安信证券进入后,对国投的金融板块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第三个板块就是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这对国投来说是新事。国投的经营是通过基金的模式去引领新产业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国投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板块能不能发展起来,是国投的命门,是国投的引擎。

第四块是国际业务。

《英才》:2015年底中国高新改名为国投高新,是否也是转型的一种表现?

王会生:转型就靠它,这块转成功,国投成功,这块转不成功,国投就失败。高新产业是集团的利润“蓄水池”,但是现在的水还不够,池子里头的水才刚到脚脖,起码得两米深才行。

原标题:【英才】国投再增长命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投电力查看更多>国投集团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