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热电联供为企业增收逾亿元:盘活一个“热” 收获三重“利”

2016-02-22 09:45来源:新华日报作者:王岩关键词:热电联产项目燃煤发电热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现在,电力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热电厂多发电,成本降低,可以提高价格竞争力,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曹庆华说,华美热电的“热”产品除了民用,还延伸到工业领域,向周边造纸厂、卫生材料厂、橡胶厂等供应蒸汽。这些企业如果不能就近买“热”,就会自建燃煤小锅炉,将给减排增加压力。华美热电卖出的蒸汽里,有两成供应企业,尽管价格比居民用热便宜,每吨150多元,但这块需求更稳定。

民生账:

“暖气房”取暖更便宜

徐州集中供暖已有20多年,从小众产品逐步成为大众必需品,并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近十几年,徐州城区九成以上的新建楼盘配套集中供暖,居民供热面积1600多万平方米,成为开发商销售的“卖点”,拉动地产消费。入住尚仕名邸小区两年的业主黄晶告诉记者,她换新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住上“暖气房”。

从百姓使用成本来看,集中供暖更划算。以100平方米房屋计算,集中供暖平均价格在每平方米22元,3个月采暖的花销为2200元左右。如果用燃气壁挂炉,每小时耗气量1立方米,居民用气价格最低每立方米2.45元,3个月不间断烧气要花近5300元。而比起用电取暖,集中供暖3个月要省1000元。

徐州已建成地下供热管网超过200公里,市里正筹划编制“十三五”城区供热规划,预计5到10年后,当地居民用气面积将达5000万平方米,服务主城近七成人口。可以预期,徐州将有更多家庭能住进舒适的“暖气房”。

“热网现在是徐州的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企业发展和商业运营,更关系到几十万市民的生活。”孔维强表示,徐州做好“热”文章,为能源城市转型发展趟路,也为国家非强制集中供暖城市摸索经验。苏中和苏南城市在符合环保政策的前提下,如果有大的热源,可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尝试局部集中供暖。

徐州一些电厂还尝试利用供暖蒸汽作为压缩机的动力源,对部分宾馆的中央空调进行夏季集中制冷。拉长用“热”时间线,延长卖“热”周期,既提高热力和管网的利用效率,又能降低夏季用电高峰期负荷。华美热电用富余的蒸汽集中供冷,制冷成本比用电节省三分之一。

原标题:盘活一个“热” 收获三重“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项目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热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