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2016年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2016-02-22 10:26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2 电力光纤到户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按照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要求,完成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成套和电力光纤到户关键技术研究,建设电力光纤到户示范应用工程。具体包括:电力光纤到户网络结构设计;不同结构的OPLC缆中光纤耐热特性,导线热场分布对光纤的影响,克服电缆短暂高温时光纤衰减变化技术;OPLC中间接续和终端接入技术及其配套专用附件,OPLC施工、监测、检测、运行维护技术的设备与标准。

考核指标:在高于电缆工作最高标准温度10%持续时间15分钟的光纤衰减变化不超过0.2dB/km,电力光纤到户示范小区接入速率不低于1000Gbps,示范小区接入用户数大于2000户。

实施年限:3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经费配套: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3.3 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实现工业园区内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就地消纳利用,利用负荷资源参与系统优化运行,通过冷/热/电系统优化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示范园区。具体包括:含多种可再生能源与清洁燃料发电、储能系统、配电网、冷/热/电负荷用户的综合能源配用电系统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法与系统;满足用户供电与冷热供应可靠性要求,实现多种能源协调控制的关键技术与综合控制系统;实现电源、负荷与电网灵活互动的关键技术,实现源—网—荷协调互动的优化调度方法,满足综合能源配用电系统运行要求的智能调度系统;在工业园区建设综合能源与智能配用电系统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示范园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低于25MW,外部电网年净购入电量不大于示范区电能需求总量的25%,通过工商业用户互动实现峰值负荷消减20%以上。

实施年限: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经费配套: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

4.1 基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针对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与循环耦合的科学问题,开展燃料化学能和太阳能、环境能源等多能互补条件下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互补的源头蓄能原理,系统变工况性能提升机理,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化石能源互补的品位耦合机理;多能源输入与多产品输出条件下的动力循环、供热循环、制冷循环等热力循环的耦合机制;分布式能源系统变工况性能的主动调控方法,以及与配电网的互动调控方式。

考核指标:所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方法支撑我国该领域的发展,获得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和循环耦合理论和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多能互补机理,提出系统全工况主动调控方法,与集中式供电相比,提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节能达到30%以上。

实施年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