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技术路线争议不断 未来动力电池何去何从?

2016-02-23 09:43来源:盖世汽车网作者:何丹关键词:锂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2012年日本实施蓄电战略,提出2020年蓄电池市场要占到世界份额的50%,就是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据2013年NEDO发布的技术路线图,他的技术路线在2020之前大概还是以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为主,达到实用化,系统的比能量达到250瓦每公斤成本达到1.5元以下,2030年叫做革新电池,能量达到500瓦每公斤,成本达到八毛钱以下。

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划,2020年我们国家的电池比能量达到300瓦时每公斤,大概是六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国家应该设立新一代动力电池创新专项集中研发和投入,突破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和新电池,2020年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250Wh/kg、成本下降至1.0元/Wh;新体系电池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

加强工程能力创新的建设,。一是建设新一代动力电池新材料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能力,衔接基础研究、工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二是建设动力电池产品设计验证能力,把电动汽车技术要求转化为对动力电池、电池系统的设计要求。

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创新,政府牵头,行业组织,联合汽车企业、电池企业,一是共同制定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指导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我们认为这一条很重要,应该说这个任务也很紧迫,应该统一大家的认识。二是共同制定动力电池通用技术规范,明确电池产品的设计、制造、储运、回收要求,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加快发展。

装备落后掣肘中国电池发展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谈电池加电机取代发动及现在的角度来说比能量还是不够的。比如说现在所说的每公斤两百瓦时,汽油我们简单换算一下考虑所有的热消耗,可能每公斤是将近两千瓦时,中间相差十倍,成本上每瓦时大概是现在两到三块钱,简单的来说要四十度电的车要八到十二万人民币,还是没法和汽油机和柴油机来比较。

在中国,锂电池的一次材料,第二次加工制造的整个的装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落后于国外的这几大领先的日系的、韩系的企业,所以这个方面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博世公司作为供应商之一也希望进入这一点。

规范是一个基本的门槛,对于动力电池领域的大部分企业影响并不大,产能和产品性能基本都可以达到,可能有一些企业需要增加一些检测设备来保证产品的性能,例如XRAY检测设备、涂布测厚仪等。

对于一些检测设备,国家还没有强制要求,只是会有一个白名单。值得注意的是,下游客户在这方面的要求开始提升,这会让国内电池企业加大一些检测设备的应用,以更好实现电池的性能。

电池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仍待突破,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另外是电池的应用问题这二十多年我们也有体会,电池有没有管理,从最早北京的103无轨电池,从没有管理三个月一组电池换掉,到现在已经是48个月了,所以电池的管理我认为对电池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

220V的电池到零下25度的时候,充满后放电大概能放40%左右,充电只能充40%左右,放电还好一点,这个上边是充电的我们小电流充电220只能充到118,放电还好一点,低温充电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怎么样在电池里边把电池系统,把充电问题的温度控制做好,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电池标准的不统一,不利于发展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兴才:电池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是什么,现在有用软包装的,软包装的各种尺寸,有用大方形的,也是各种尺寸,也有圆柱形的,各种型号。现在企业上来的生产线,投资规模、程度不高。不能满足投资厂的要求,投资不太大,可能型号没有确定,过两天汽车厂不选择这个型号了,可能就没法生产了。

原标题:企业大佬共话:动力电池发展将何去何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磷酸铁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