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重磅丨国家电网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出炉:赚了多少钱?建了多少电网工程?全球能源互联网走到哪一步

2016-02-25 08:2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国家电网电网建设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特高压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投资大,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据估算,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达475亿元,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213亿元,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18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3万个,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亿元。

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特高压技术对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至关重要。2004年以来,公司联合各方力量,全面开展特高压工作,在理论、技术、标准、装备及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攻克了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成套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能力等技术难关,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制定了完整的特高压标准体系,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研制了全套特高压关键设备,我国成为世界首个、也是唯一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尖端技术的国家。

(2)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是基础推进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

加快新能源开发、分布式电源应用、便捷用电、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支撑智慧城市、电网智能化等6类41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推出一批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

开展最新前沿技术攻关。研究新能源协调控制、海上风电并网检测、大容量储能、输配电智能化等技术,着重解决新能源并网技术难题,将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相衔接,加快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在电网中的应用,开展风电—供热联合优化平台、隔离断路器带电自动化检修平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分析系统、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器、船舶岸电柔性变频装置等智能电网实用化装备研发。

推进国家级智能电网项目。依托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在多类型能源联合运行、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电动汽车智能充放储、综合集成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

2015年,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智能变电站2300座、累计建成投运智能电网试点项目342项。

2015年度亮点工程:

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

在舟山、厦门两地先后建成投运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有力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能力,保障了舟山群岛和厦门岛的供电可靠性。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开展500千伏、330千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建设, 累计建成智能变电站2300座。

智能输电线路示范工程

开展智能输电线路示范工程建设,引领输电线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实现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条件下,提升城市电网输送能力的目的。

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在上海崇明岛实施示范工程建设,建成国内第一个基于独立运行风电场配置兆瓦级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示范工程,显著提高了风电接入率和并网点功率因数。

相关新闻:图说丨国家电网“十二五”业绩盘点和“十三五”展望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家电网刘振亚怎么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