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图为风电技术新发明模拟图。林榕生 制图摄
图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林榕生摄
中新网记者26日从专利权人秦明慧处获悉,其专利技术——“可控输出功率的垂直轴型风能机”日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现已进入国际专利申请阶段,并筹备建设示范工程。
该项专利的发明者、年逾50岁的秦明慧系教授级高工,就职于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20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气象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工作,熟悉气象、海洋及物理学领域的理论与应用。自研究风电技术新发明以来,10多年来,他在风能数据、模型、理论与实际支撑、试验参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测算,为该技术的可行性提供了一系列的可靠数据。
该项发明专利是秦明慧在2012年10月其研究成果“浮动无轴环型垂直叶片风能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型专利认证的基础上,加以论证和技术升级并申请成功的。
据介绍,“可控输出功率垂直轴型风能机”专利技术示范工程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计划投资2800万元人民币,建设1000-3000千瓦单台风电机组,依托现有内蒙古的风力发电场进行技改项目实施,技术团队集结了在物理学、自动控制、电气工程、气象及设计建设等领域人才。
秦明慧告诉记者,在示范工程成功的基础上,将陆续设计及投资建设50万千瓦级和百万千瓦级的风电机组。
长期关注该项发明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项目部主任林利民表示,如果推广成功,该项风力发电比例有望占到中国电力供应的30%以上,推动中国乃至全球风电的发展。
中国是风电大国,当前已进入推进新能源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优化能源布局、控制煤炭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主要的政策方向。资料显示,仅中国华北与西北部分地区的地面以上800米以下的空间,可开采风力资源就有100亿千瓦以上的发电容量。然而,受技术和地面风场特性的限制,采集风能高度通常低于200m,单机容量小于6000kw,采集风能效率低,电能质量低,建设成本高,并网技术难度大。
“可控输出功率的垂直轴型风能机”的发明原理针对现有风电技术难点,提出了创新理念和技术原理。其风电机组大型化使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可针对不同风场特征设计持续采集数百至数千米高空不同方向的风能,连续发出数万至数百万千瓦高质量的电能,克服现有风力发电聚能功率小、效率低、且输出不稳定等问题。
尤其是“能直接上国家电力主网”提供高质量电能的创新,吸引专家关注。据介绍,传统风电转换高质量的交流电,需经历超大功率的交直交转换及电池储能技术,如直接上网,存在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电能质量差、主网不愿意接收及环境压力等问题。
林利民认为,该发明巧妙利用相同截面的环形浮体结构设计,突破了常规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局限,与目前各种垂直轴风机在概念上、形式上、规模上完全不同。
亦关注该项发明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学博士陈辉表示,该发明提出了进一步利用风能效率更高的近地层风能资源的设想,如实施相关物理实验和示范工程建设,将为风能资源丰富的中国西北、华北高原地区,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继2024年完成国内首个欧洲漂浮式5MW机组交付、助力法国大西洋示范项目后,兴蓝风电于2025年仲夏再下一城#x2014;#x2014;与英国H科技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其风电项目的独家设备供应商及能源转型合作伙伴。此次合作标志着兴蓝风电十五五全球化战略的实质性突破,更以技术赋能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英国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浪潮蓬勃兴起的当下,入驻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的国家风电设备检测中心,聚焦涉网检测与质量验证核心业务,为盐城乃至全国风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正向着行业内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国内涉网检测能力领先的专业机构,中心实验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