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分布式能源访谈正文

龚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关乎全人类命运

2016-03-10 09:22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王大鹏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龚克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1990~2006年就职于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06年7月~2011年1月任天津大学校长。现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常委

关于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能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相同。”

记者:在今年两会上,您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议,您的初衷是什么?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解决我们面临的哪些现实问题?

龚克:我最早接触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是几年前阅读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理念是:能源供应方式的创新构成了广泛的工业革命,比如蒸汽机、电力的使用,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新能源用户在信息化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这将是一次完全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

我从中看到了什么呢?首先是互联网,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其数据是所有用户共同创造的,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能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相同,它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众多分布的电力客户,既是电力消费者,也是电力的提供者。我比较注重的是分布互联的特征,否则不能称其为“互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的理念,是在注重配电端的智能电网基础上强调传输网,叫坚强智能电网。分布式的能源供应、分布式的能源消费、分布式的能源存储和分布式的控制,通过高效安全的传输方式互联互通起来,构成了能源互联网。

关于全球能源配置

“解决能源问题,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记者:您刚才阐述了能源互联网,那全球能源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

龚克:能源互联网加上“全球”,概念就更加丰富了,可以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来解释。“一带一路”要建设商贸物流通道,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物流要通,首先能源要通。因此,有没有好的能源网络对于“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对于一个网络而言,峰均比越小越好。由于时差关系,一个地区的用电高峰是另一个地区的用电低谷。这样,“一带一路”国家分时段使用电能,就降低了网上流量的峰均比,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利用。

跳出“一带一路”,放眼全球。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这是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而全球能源互联网则是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解决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这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立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应对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发起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很有战略高度,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引领作用。

关于中国引领

“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是有‘中国底气’的,这在于我们在很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高压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为什么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由中国率先提出?

龚克:我们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是有“中国底气”的。这在于我国近年来在发电、输电、配电、电网平衡、电网安全运行等很多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高压无疑是其中的代表。其次,中国提出了非常现实的倡议,也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一旦实现,将改变世界经济版图。我们知道,欧洲和亚洲虽然是地理上的一块大陆,却在经济上相对独立。“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后,大宗货物将通过陆路把欧亚连接成经济上的一块大陆。而大宗货物的流通及沿路经济发展都需要电力,没有电力,高铁不能开,货物的仓储、加工、贸易、配送等都不能顺利开展。

至于这种大范围能源配置能否从“一带一路”国家拓展到全球范围,还取决于需求状况。比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一极一道”,从北极向缺电国家输送风电。可北极周边的俄罗斯和加拿大都不是缺电国家,没有这个需求,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机制,让其享有共同利益,实现共赢。届时实现跨境互联,突破不同国家法制、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差异,前景将十分广阔。

原标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