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工程纪实】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陕4标段施工纪实

2016-03-24 08:5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任长征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嗨哟、嗨哟!腰杆要直哟!嗨哟、嗨哟!小心砸了脚哟!嗨哟、嗨哟!咱们是男子汉哟!嗨哟、嗨哟!干好一百万哟……”嘹亮的号子声回荡在陕北的沟坎梁峁。3月14日,在榆横—潍坊工程陕4标段37号组立铁塔现场,春寒料峭的黄土高原,一大早的气温在零下9摄氏度,高亢诙谐的号子声在风尘中时起时伏,倒是给这看似萧瑟的景象添了几分生气。

千方百计架线路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榆横—潍坊工程陕4标段,线路走径长约43千米,铁塔139基。线路起点为陕西榆横,是“陕电外送”的首条线路。与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交叉的无定河,眼下还结满了冰晶,沿河畔驶入乡间土路,一路颠簸一路尘,工作人员说:“没办法,成天跑这种路,车体都快摇散架了,只要到工地都是灰头土脸的,我们都成了‘吸尘器’……”

139基塔位全部分布于黄土高原的沟坎梁峁,该线路混凝土浇制量达30427立方米,塔材总重量为18146吨,建材、设备如何上山?通往塔位的路在何方?顺着沟道进山,路很窄,走出村落进入沟谷,施工人员都要沿着山体一侧的斜坡爬行。项目经理张国栋介绍说:“到各基塔位的路是4标段的最大难题。”43千米的线路走径全部蜿蜒于黄土高原上的梁峁沟壑之间,从乡村公路再到每基塔位几乎是无路可走。道路,成为制约施工的首个瓶颈。

项目部施工人员想方设法调整思路。“虽然乡村都通路,但只能到通往塔位的山脚下。”项目副经理李小军指着向前延伸出去的土路说,“项目部到山脚28千米,到37号塔位还有3.8千米。”虽然有架设索道的多年经验,但经验不能复制,由于陕北沟坎梁峁延伸连绵纵深太远,架设多级索道通过递接才能抵达塔位,造价昂贵、时间紧迫,经综合考察,沿山势拓路成为最佳选择,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项目部首当其冲先修路。

139基铁塔,修路实现基基到塔位,迂回于沟壑山峦间的走径至少在100千米,道路修抵塔位,为塔材、机械运输创造了绝佳条件。25吨吊车结合900毫米断面内悬浮外拉线抱杆成为机械化组塔的首选。说到吊车组塔,副经理王晓江饶有兴趣地说:“25米以下全部由吊车起吊组装,省心、省力、安全,加快了进度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吊车组立加上内悬浮抱杆组协助,真是事半功倍。”

迎风战沙竖铁塔

工地吃饭没时间概念,赶到哪吃到哪,就着风沙进餐,抹一把就算洗脸,这是送电工人常态化的生活。“开春未暖风先顾,这儿的谚语是这样说的,‘午后风,后娘心’。”随项目副经理李小军驱车前往37号铁塔组立现场,他说:“‘早晚寒冷晌午晒,黄风搅沙不算怪’,眼下已进入组塔阶段,高空作业最害怕的就是刮大风。”

为了降尘固化道路,项目部专门配备了环卫洒水车,在每次搅拌车上山前,对道路进行喷淋固化。既确保了车辆安全,又避免了扬尘对周围居民以及经济作物带来影响。

“嗨哟、嗨哟!再鼓一把劲哟!嗨哟、嗨哟!马上开吃方便面哟……”4名施工人员抬着将近一吨重的塔材艰难地挪动着。

经过晌午艳阳的炙烤,又迎来了午后的灌山风。大风歇息间,施工人员赶紧甩把汗,他们一心想着赶在停工前多装一根塔材、多拧一颗螺丝。在组立这基全高79米、重量57.6吨的铁塔过程中,经2312根塔材,20592个螺栓的结合、紧固,竖立起的铁塔,恰是这群施工人员迎风战沙、争分夺秒换来的。

“我们对陕北革命老区很有感情,能参加这条陕西外送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觉得很光荣,线路建起来只要对老区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开心了。”现场负责人张社孝由衷地说道。话音刚落,身后又响起了“嗨哟、嗨哟……”的号子声。

原标题:回响在无定河畔的号子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