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企业正文

河北百年老矿艰难转型 工人放假两年每月仅几百工资

2016-03-24 09:09来源:证券日报作者:李春莲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冀中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冀中能源邢矿集团与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签署“天河梁大峡谷——牛郎织女景区”合作开发协议,标志着该景区正式纳入邢矿集团大峡谷项目开发范围,也标志着邢矿集团向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迈进了一步。

但是,王兵等矿上的工人并不好看上述旅游项目,他认为“投资的钱可能又打了水漂,没有人会想到来这旅游”。

与井陉矿区所面临的情况类似,邢台的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冀中能源在邢台这座灰色的工业中心经营着六家大型煤矿和几十家相关工厂。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5年空气质量排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个城市依次为保定、邢台、衡水、唐山、郑州、济南、邯郸、石家庄、廊坊、沈阳。重雾霾区河北省占据了七个席位。

有河北省环保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石家庄、邯郸和邢台等地作为重污染和雾霾整治地区,去煤治污任务依旧严峻,而且对于煤矿区来说,在这种环境下,向旅游产业转型可谓艰难。

邯矿集团关闭3个矿井

转移安置职工1100多人

实际上,随着多年的高强度开采,河北、安徽及东北三省等老煤炭产区,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矿井衰老、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等问题,大规模转产转移压力越来越大。

《证券日报》记者在实地调查中还了解到,除了井陉矿区关闭的最后一个矿,冀中能源邯矿集团旗下的陶一矿也已于2015年10月份关井。

邯矿集团(原邯郸矿务局)于1958年建局,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开采,邯郸矿区煤炭资源逐渐减少,煤炭行业的整体形势,加快了一些老矿的关闭进程。

“煤炭行业寒冬持续,邯矿集团陶一矿主动去产能,提前几年闭井,也是迫于市场和限产的压力,不得不走这条路。”有邯矿集团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吨煤开采成本高达350元,出一吨煤亏200多元,继续采只会越亏越多。

据了解,陶一矿1976年建成投产,至今累计生产煤炭1600多万吨。截至2014年底,煤炭可采储量已不足50万吨。陶一矿被确定为邯矿集团首个资源枯竭矿井转型发展试点,开始探索资源枯竭矿井转型发展之路。

相比井陉矿区,邯矿集团关闭矿井后所面临的情况要好很多。

2014年11月19日,邯矿集团与山西吕梁市方山新星煤业公司签订了煤矿托管协议,邯矿集团山西方山分公司正式成立。陶一矿方山公司的成功托管,在吕梁地区树起了托管煤矿的样板,打响了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品牌。2015年下半年,陶一矿又先后与太原娄烦、古交两家煤矿签订托管协议。

按照陶一矿的模式,去年以来,邯矿集团对煤质差,产量低,成本售价倒挂且没有资源支撑的矿井实施暂缓开采或者有序关停。

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邯矿集团对3个低效矿井进行关闭,转移安置职工1100多人。通过一系列产能结构性改革,邯矿集团煤炭主业的质量效益大大提升,总成本比计划降低5.5亿元,单位成本控制在每吨220.5元,创十年来最低水平。

上述邯矿集团人士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近日,邯矿集团康城矿的190名职工安置到兄弟单位郭二庄矿,加上去年分流的142名,郭二庄矿共计妥善安置该矿332名职工。

至此,康城矿成为陶一矿之后第二个停产的资源枯竭型矿井。

“集团内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陆续关闭,阳邑矿也将在2017年底前关闭。”该人士还表示。

事实上,在冀中能源旗下,有很多矿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煤矿资源枯竭,在去产能的压力下,必须关闭。但是,能够像陶一矿一样带领工人“走出去”就业的并不多,大部分在闭井后面临着人员安置等问题。

冀中能源宣传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形势下,煤企不得不开始去产能,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去产能小组,十几个人负责此事,但最终的方案现在还没出来。

原标题:冀中能源井陉矿区关闭最后一个煤矿 工人放假两年每月仅几百元工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冀中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