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可再生绿色能源发展迅猛,机组装机量大增,不过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尤其像电器问题,线路老化问题,接触器老化问题,核心元件工作环境问题等都直接影响着电气系统工作的寿命和系统的安全。
红外成像原理物体表面温度如果超过绝对零度即会辐射出电磁波,随着温度变化,电磁波的辐射强度与波长分布特性也随之改变,波长介于0.75μm到1μm间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而人类视觉可见的“可见光”介于0.4μm到0.75μm。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红外线在地表传送时,会受到大气组成物质( 特别是H2O、CO2、CH4 、N2O、O3等)的吸收,强度明显下降,仅在短波3μ~5μm及长波8~12μm的两个波段有较好的穿透率(Transmission),通称大气窗口(Atmospheric window),大部份的红外热像仪就是针对这两个波段进行检测,计算并显示物体的表面温度分布。此外,由于红外线对极大部份的固体及液体物质的穿透能力极差,因此红外热成像检测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线辐射能量为主。照相机成像得到照片,电视摄像机成像得到电视图像,都是可见光成像。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的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并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热图。
应用领域对于所有可以直接看见的设备,红外热成像产品都能够确定所有连接点的热隐患。对于那些由于屏蔽而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可以根据其热量传导到外面的部件上的情况,来发现其热隐患,这种情况对传统的方法来说,除了解体检查和清洁接头外,是没有其它的办法。断路器、导体、母线及其它部件的运行测试,红外热成像产品是无法取代。然而红外热成像产品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回路过载或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侦测火灾
在大面积的森林中,火灾往往是由不明显的隐火引发的。这是毁灭性火灾的根源,用现有的普通方法,很难发现这种隐性火灾苗头。然而用飞机巡逻,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这些隐火,把火灾消灭在最初。
加拿大林业学院早在1975年就开始进行森林防火试验,从飞机上检查尚未起燃地潜在火源,加拿大森林研究中心利用直升飞机采用AGA750便携式热成像仪,在一个火灾季节中发现15次隐火。谷物粮仓往往会发生自燃现象,这种自燃现象往往时间长、来势猛、损失大。目前一般采用温度计测量其粮仓地温度变化加以防范。采用热像仪可以准确判定这些火灾的地点和范围,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扑灭。采用热像仪方便简单,速度快,扑灭及时。
检查故障
红外热像仪还可以用来探测电气设备的不良接触,以及过热的机械部件,以免引起严重短路和火灾。1980年至1983年四年中,我国利用自制的热像仪对华北电力网内的20座发电厂、8座变电站和24条高压线的10000多个插头进行了过热检查,发现不正常发热点500多处,严重过热为100处,由于及时处理,未发生火灾事故。
美国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所有电气设备隐患中的25%以上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插头接触不良引发的,所以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的《电气维修手册70B》规定,在任何电气插头按照规定的力距被紧固之后,只要这个力矩值不变化,以后就不应当再进行紧固。所以制造良好,安装正常的电气插头,根本不需要定期紧固,只有发现其功能异常和其过热才要去处理。
美国MAI公司对许多已经进行过一般电气预防性设备做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发现其中不少已接受过维修的设备仍然存在电气故障。例如一个重要电子产品生产厂家,这个公司对其电气设备每两年进行一次停电维修。在不同设备上发现的严重隐患有19个,一般隐患有179个。这些严重隐患是指被测设备的表面温度超过NEMA或UL的最大设计温度。
大多数隐患是在电动机控制设备上发现的,另外也在开关装置和动力盘上发现一些隐患。
又例如一个联邦政府办公用建筑物内一个主要电动机控制中心发生火灾之后,每六个月对设备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在这次火灾之后进行过两次维修,又进行一次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其结果是:严重隐患预防维修之前为3个,而预防维修之后还是3个。
热成像在风电领域的应用
1、火灾预防干预
火灾时热的积累,可以检测轴承,刹车片,接触器等可能存在火灾隐患的位置设置监控点。检测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积聚到燃点之前干预火灾的发生。
2、对电器元件老化的预警
如接触器长时间触点可能出现接触不良,导致触点融化。如果使用热成像预警装置可以提前发现此类问题。对故障接触器更换,防止接触器触点问题引起的更大的事故发生。
3、优化电路设计
导体过负荷时电流持续增大,导致导体热量持续上升。可以通过热成像来发现线路负荷时候合理,优化设计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9日,在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学城,西安供电公司员工使用声学红外复合成像仪巡检了10千伏宁六线、宁十三线,确保在开学季高校负荷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线路稳定运行。7月,该公司引进声学红外复合成像仪开展配网巡检。设备缺陷的表现形式多样,大量缺陷仅引起局部放电现象,没有明显发热。传统配网巡检采
6月16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员工应用无人机在滕州110千伏北辛变电站10千伏滨江Ⅰ线完成国内首次配网局放成像巡检,成功锁定导线对支柱绝缘子放电等缺陷。国内首套无人机配网局放成像装备实用化落地。当前,国内电力行业应用无人机巡检作业主要基于可见光成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巡检内容覆盖鸟巢
经实践证明,FLIRTG系列红外成像测温仪,满足了工业设备测温检测严格要求,比如非接触式测量、安全测量距离以及区域温度测量等。其中FLIRTG165更是备受工程师们的喜爱。今天给大家介绍它的“升级款”,FLIRTG165-X红外成像测温仪。功能大升级,细节没问题FLIRTG165-X添加FLIR专利MSX图像增强功能,为全
FLIRCM275数字钳形表将红外成像与电气测量功能相结合,是强大的检测、故障排除和诊断工具。它到底是如何替李工提高工作效率?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个谜题!01.快速发现,安全定位FLIRCM275采用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提供一种在安全距离内识别热点和过载电路的可靠方式,让您能够快速识别问题
为确保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1月22日,杞县供电公司赵岗运维班对所辖变电站进行设备红外测温工作,利用红外成像测温仪,及时、准确发现设备缺陷和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排查设备隐患,全力以赴备战春节保电工作。随着春节临近,居民用电量持续增长,为做好此次红外测温工作,该运维班采取多项措施保证该
近几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愈加广泛,尤其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红外成像仪靠温差成像,普遍存在图像对比度低,分辨细节能力较差等问题,其成本高、价格贵更是限制它广泛使用的最大因素。这使得目前拥有一个高性能,使用检测范
香港11月5日文章,在中国引发治安担忧,对中央政府而言,笼罩中国的雾霾不只危害健康,还危及国家安全。上个月,由于浓重雾霾影响,哈尔滨市的能见度曾下降至不到3米。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表示,在这种天气下,没有任何监控摄像头能“看穿”厚厚的悬浮颗粒层。10月5日,从北京中央电视塔238米观景平台俯瞰严重污染的北京。当日,北京市PM2.5浓度已达重度污染。在当局看来,这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北京斥巨资建起全国性监控网络,使警方得以监控主要城市的每一条大街。但随着雾霾天气出现得愈发频繁,该系统的效力被大大削弱。有人担心恐怖分子会选择在雾霾天发
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使测温工作常态化,嵩县电业局投资20余万元购置一台红外成像仪,开展了设备在线监测,填补了嵩县电业局科技进步工作在红外测温环节的空白。自本月10日以来,该局调度运行部利用一周时间对该局15个变电站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设备测温,主要对各个变电站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母线等重要设备进行测温。针对发热缺陷,经调度和检修等部门全力合作,制定消缺方案,及时进行了缺陷消除。红外成像仪的应用使设备发热问题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停电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率,从而有效保证了该局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今年春检期间,该公司加强设备带电监测,全面推广输变配电设备红外成像精确测温,共发现并处理发热缺陷17项,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山西省电力公司开展红外成像测温已有近10年,目前各主网集控站、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各分公司输电工区、试验工区均配置了红外热像仪,数量达160余台。为更好地发挥这一技术在发现和监测电力设备裸露导体过热缺陷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该公司编制了《配电设备红外检测管理规定》和《配电系统红外热像装置技术规范》等输变电设备故障红外成像诊断技术指南,全面启动了基于红
2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2025年度风力发电机组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入围公示》,具体如下:包件一(自主投资项目所需陆上机型:7GW):明阳智能、中车株洲所、运达股份、远景能源、金风科技、三一重能、东方风电、中船海装、电气风电、中车山东风电包件二(工程承包项目所需陆上机型:16GW
中国电建天津市武清区上马台镇8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含塔筒、锚栓)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根据公示,中国电建天津市武清区上马台镇8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含塔筒、锚栓)采购项目,中标整机商为三一重能。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上马台镇境内,
据外媒消息,西门子歌美飒的超大型风机样机即将在丹麦完成安装。截至目前,西门子歌美飒都未向外界透露该样机的确切单机功率,而其叶片长度为相对确定的135m,因而其叶轮直径276m。在技术路线上,该机型将继续采用西门子歌美飒拿手的永磁直驱技术,所以目前国外分析者们都将其称为SGDD-276样机。虽然西
一场五年一遇的风电抢装潮正在悄然兴起。而这一切,都和一份重要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息息相关。《通知》明确,将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还配套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
2月10日,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苏尼特右旗15万风电风机(含塔筒及锚栓)采购项目入围公示。根据公示,中标人为电气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风电场拟安装18台单机容量为8.34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50MW,建设配套数量箱变、集电线路及检修道路等,项目配置风电装机容量的15%/2h电化学储能系统,并
1、全国批量商用陆上最大风机项目全容量并网!1月24日,全国批量商用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内蒙古能源集团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中南院EPC总承包建设,总装机规模为5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风机单台容量10兆瓦,轮毂高125米,叶轮直径230米)
日前,全球风电权威媒体WindpowerMonthly发布2024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比结果,中国共有18款机型产品上榜。其中,中船科技H220-10MW、H260-18MW两款机型分别上榜全球“最佳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和“最佳海上风电机组”TOP10榜单,充分彰显了中船科技陆海风电产品的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大基地优
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示时间:20250206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编号:2025AFAAZ00027)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人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公示如下:中标人名称: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金额:大写人民币贰亿零
2月5日,中国安能一局八步上程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附件采购项目(包B)中标候选人公示,远景能源预中标,含税投标报价21122.5万元。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风电场海拔落差较大,高程在145~1549m之间。项目装机总容量为200MW,初拟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电
新年甫至,万象焕新。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传来振奋喜讯:自元旦后已成功中标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2025年的发展强势开局,注入磅礴动力。此批中标项目中,华润敦煌润建一期2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电气风电中标。中国航
近日,河北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唐山合桓3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招标计划公告》。公告显示,唐山合桓3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唐山市东南面海域,涉海面积为32k㎡,离岸距离约为20km,水深位于17.0m~20.0m之间,规划装机容量30万kW。该项目总投资290901.86万元。
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其供应链的韧性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供应链韧性是指供应链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能够吸收、恢复并适应变化的能力。有趣的是,这种韧性与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理论中的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有着深刻的相似性。生物进化通过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了绿氢中试基地风电制氢技术验证平台项目。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风电制氢技术验证平台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位于位于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20兆瓦,拟安装2台1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风机所发电力经1回35千伏集电线路接入35千伏开关站,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发现,推广目录包含7大产业,112项技术。其中涉及风电技术两项,分别为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关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海拔风电场全生命周期高精度视觉检测系统。详情点击:国家发展改革
中国风电行业在发展初期,曾采用两套模式并行的方式促进自身技术进步,一是自主研发,二是技术引进。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促进,使中国风电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终于成就了今天世界级的技术水平。1996年3月,原国家计委推出了“乘风计划”。此前的十年,中国已经通过直接引进风电机组,推动了不少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一号公告,77项技术装备列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其中包括3项风电技术装备。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
此前发文中曾经提到过,7MW以上机型传动链采用的双TRB(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是一种强度更好的结构形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结构形式为什么会是更好的。以前用的什么结构5.X-6.XMW的双馈机型普遍采用三点支撑形式,其主轴承是一个球面滚子轴承(SRB),所以为了显示其与双TRB的区别,通常会被称为单SRB
近日,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其传动链核心部件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由洛阳轴研科技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风电轴承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轴承的研制过程中,经过了700余种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2024年12月7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博士发表了主题为《面向十五五海上风电技术需求分析》的精彩报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翟博士从叶片、传动链、塔架、基础、漂浮式风电、智能运维以及海缆技术七大方面,全面解析了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建设启动。该项目由国资控股的汕头海上风电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不同于传统海陆一体化建设模式,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