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长仪在智能电网、智能电能表研发方面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电能表可靠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和预计,确保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第二,我们对所有的关键元器件、组部件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对供应商也进行了系统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第三,公司在第一批电能表招标中标之后,一直连续将每一次中标的电能表,在交付之前抽出少量一部分在公司运行监督。到目前为止,我们每一个中标项目都有可追溯的一批电能表在试运行。我们试运行的电能表和客户在使用的电能表同步在运行。我们会定期对这批电能表数据进行采集、跟踪和交流,掌握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的运行状态。在行业里面,这样做的厂家并不多。
第四,为了提高可靠性运行质量,长仪于2016年1月通过行业单位邀请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以及行业的权威专家专门举办了一个可靠性技术研讨会,会上,长仪集团的关键元器件和性能采集数据让大家感觉很惊讶,也很感慨。长仪已经建立了一个电能表运行的数据库,对所有的电能表关键元器件的质量、信息情况都能够追溯,长仪也将有关内容做成了手册,必要时也会和行业其他单位进行共享。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在1月份可靠性技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教授都认为长仪在电能表可靠性技术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也是长仪所需要的。
记者: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陈建章: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长仪为了提升电能表的质量管理水平,我们首先对合同订单的履约制订了严谨的流程,该流程将客户需求的评审当作了一个关键的项目。针对不同的客户,在总的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客户有哪些要求我们都一一罗列清晰。在合同履约的过程中,我们对产品的样机制作、小批生产、批量生产都有完整的第三层次材料记载。这样通过现场生产管理,我们确保了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的有效性。
第二,我们加强完善了现场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各种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卡和第三层次的材料和记录。将整个现场生产管理的状态变得有效、可控,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加强,将“做表等于做人”的理念深深印在了长仪制造员工的脑海里。
第三,我们在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内容下,我们又设计了一个不包含在长仪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内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建立了一个客户质量管理体系,模拟客户检测。我们公司的市场客户服务部门专门模拟成客户,对我们入库的产品以客户的身份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我们就放行,不合格我们就进行追溯处理,这个工作我们称之为客户检测,简称为“客检”,这个工作在我们做第一块智能电能表的时候就开始实施了。所以我们长仪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是企业内部运行的,还有一个是模拟客户运行的,通过这些工作,确保我们的智能电能表满足客户的要求。
第四,我们建立了一个以全体员工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基层员工到基层干部到中层干部再到高层领导,都能够理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都能得到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从进厂零部件检验、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检验和客检,这四份材料有关领导都能够追溯到。特别是对客户的质量信息反馈,我们建立了一个客户质量信息反馈报告机制,质量故障分析报告单,在对质量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之后,才能对质量事故处理予以关闭。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并结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确保了我们电能表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同时也使我们的员工队伍得到了很好的素质提升,员工的道德概念得到了加强。做产品就是做人格,而做人格是和道德有关系的。这几年长仪在智能电能表生产、销售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客户的好评,在行业中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质量管理这一块,通过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的感到质量的重要性。
记者:在产品成本控制方面,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陈建章:对我们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在智能电能表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针对成本控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产品的设计成本。我们立足于产品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不盲目的为此降低元器件的成本。比如我们国内的电池质量问题经常出现,所以我们长仪在选择电池上宁愿贵五毛、一块钱,也不选用质量不优秀的厂家供货。
第二,在成本控制上我们实施了比价、比质量、比供应交付的准确性、比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四个比”采购元器件。
第三,我们建立了订单履约流程管理,尽量减少生产够程中的死角,以缩短流程为宗旨,在质量管控前提下,使质量成本大幅度下降。这使得我们的生产制造成本控制能力在同行里处于中上水平。有的公司一年做了100万到150万块电能表还觉得没有利润,我们只要做80万块电能表就达到盈亏平衡点和可观的利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红色区域代表温度较高的部位,但需结合环境温度和参考值来判定设备是否异常,这可是咱夜巡人员的宝贝疙瘩,若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还需要多练。”在7月17日的低压台区夜巡中,皇庄镇供电所邢志奎正在向青年员工演示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自夏季高温天气开始后,三河区域电网面临着持续大负荷运行的
7月16日,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物资类(负控配变终端综合测试装置、通讯模块检测装置等)公开招标。招标范围包括负控配变终端综合测试装置、通讯模块检测装置、电能表外置低压断路器检测仪等。详情如下: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物资类(负控配变终端综合测试装置、通讯模块检测装置等)公开
6月28日,许继电气9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其中8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润电力、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共同对电网运行控制、智能量测与计量、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1日,高台华景丝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期270日历天。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容量为1200MWh,建设功率为300MW,储能电站分为储能场地区域和330kV升压站区域。储能场地区域采用户外一体舱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德力西电气近日正式发布碳中和开关面板——免喷涂CD295初颜系列。这是继今年3月公司推出行业首款碳中和智能电能表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该产品通过权威钛和认证,成为行业首款碳中和开关,标志着家居电气行业正式迈入碳中和产品时代。2025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德力西电气生产
7月7日,东方电气旗下阿勒泰东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储能系统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东方电气布尔津风电项目计划装机规模1000MW,在布尔津县风电项目内,项目配置25%/4h储能系统,储能规模250MW/1GWh。东方电气布尔津100
7月7日,东方电气集团旗下木垒东吉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储能系统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境内,总承包范围为:本工程储能系统全部勘察、设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建、电气等所有专业;投标人提供储能厂区的全部设备(含抽检
“祝麟,你看这户表计火线电流远小于卡钳表测的电流,少记很多电量,而且电表外观像是被破坏过。”“是啊,表计铅封被破坏了,应该是把表计拆开把里面电表电流取样模块进行短接了。”6月30日,国网丰宁县供电公司用电检查班李帅和刘祝麟在康宁府小区检查窃电。据了解,该用户通过破坏电能表,将电能表
近日,云南电网公司计量中心(以下简称“计量中心”)凭借其近零碳示范园区的创新实践,成功通过南方电网公司验收,并荣获优秀评级,成为南方电网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计量中心。这一成果不仅为云南省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也为南方电网生产类园区的近零碳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国网湖北电力2025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
6月23日,阳春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编号:25AT137075803544)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方式,最终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春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浙江温州发改委发布《温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奖补实施方案》(修订稿)》,其中提出,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乡村地区直流智能快充桩(换电站)充电量给予0.1元/千瓦时补贴。对乡村地区直流智能快充桩给予每千瓦200元,交流给予每千瓦80元,对乡村
6月16日获悉,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自主研发的量子电能计量标准装置近日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专家鉴定该装置测量精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具备电力工业、航空航天、海洋船舶等领域高精度测量的服务能力,还可为国内主流仪器仪表厂商的计量检测设备进行溯源。据了解,依托量子态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湖南电力市场系列规则意见的通知。其中《湖南省电力市场计量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电网企业根据经营主体的申请,在产权分界点处设置电能计量点,作为市场交易结算计量点。计量点设置需满足电力市场结算最小结算单元
6月17日,江西省长叶建春专题调研电力迎峰度夏安全保供工作。在省供电服务管理中心,叶建春了解新型电能计量检测技术创新进展情况,他指出,在今年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时期,做好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等负荷管理工作。在省电力公司调度大厅,叶建春听取全社会用电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情况介绍,叶建春指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协议库存公开招标采购推荐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项目编号:1325AB)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312506)
国网江西电力2025年第三次物资类公开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18253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培育绿色制造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新能源就近消纳能力。当前,我国绿电直连仍处于探索阶段,江苏等省份已经开始针对电池企业展开实践,全国
日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启动新一代计量装备柔性检定线改造工程,将原有的电能计量检测基地三相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线打造成一个兼容10种计量装备的多品类柔性检定检测系统。改造后,检定线将三相电能表检定能力从每年7.2万只提升至16.2万只,全面提升电力计量装备检定能力。改造后的检定线可实现多种品
“设备调试校验正确,顺利投运。”近日,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顺利完成10千伏天河线1号环网柜带电加装DTU(配网自动化终端)作业,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实现配网自动化终端带电安装,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确保带电作业万无一失,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提前组织技术骨干开展现场勘查,结合线路负荷
6月20日,在2025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布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终端。该配网融合终端硬件上采用小尺寸芯片,支持即插即用,每小时功耗仅7瓦,拥有每秒7万亿次的超强算力。终端以“国网光明大模型”和“DeepSeek”为技术底座,融合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具备语音自动转换、知识
5月16日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经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溯源评估判定国产化率达100%。国网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开发平台。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研发团队依托该平台,突破配电终端设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5月1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长安街道,无锡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许智力应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化校核工具,用时5小时完成了10个台区402块单相电表相位、219块电表分路的挂接关系比对,作业效率比应用前提升超20倍。目前,在该工具的助力下,无锡配电网低压拓扑异常挂接查验已经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5月5日,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10千伏桥31号富士康I回等6条线路完成新型配电网建设并正式投入自愈运行,实现县域配网自愈线路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市县城区已经投运110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63.58%;全域投运192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54.86%。据统计,2025年该公司配电线路自愈动作56次,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4月23日,在吉林长春供电公司汽开区供电中心,运检计划技术专责司宇航应用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为制订线路特巡特护计划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该平台是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推进配网运维管理数智化转型、提升供电服务协同指挥能力而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2024年以来
4月24日晚间,云涌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509.31万元。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加速重点产品、重要项目落地实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方面,公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