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市场分布式能源政策正文

大连十三五规划:建设庄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热电集团国家化学储能调峰电站示范工程等(全文)

2016-04-25 10:30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抽水蓄能储能调峰电站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一节 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递进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并随居住年限增加逐步享受更大范围的公共服务。以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和现有存量流动人口市民化为重点,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成本,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争取扩大国家代发地方债规模。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大连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进行融资创新和试点先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拓宽多元化城镇建设资金渠道。放开准入限制,理顺价格机制,制定社会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参与公用基础设施运营的政策,针对不同领域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中心镇行政服务与社会治理机制,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政府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

第二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按照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的原则,重点完善五大运输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构建以“一岛三湾”综合运输港区、太平湾港区、长兴岛港区为核心,沿渤、黄海两翼“V”形分布的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三核两翼”港口布局。力争建成大连新机场,完成长海机场扩建工程,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形成“一主一辅、多点支撑”的民航机场布局。推进疏港公路建设,完成自然屯通油路目标,完善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公路网。加大港区、园区支线铁路建设,构建以黄渤海两翼和烟大铁路轮渡为主体的“Y”形主骨架,以支线铁路为补充的大运能、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大力实施陆岛码头建设,完善覆盖长山群岛各村级岛屿的陆岛运输港站布局。积极推进全市综合客运、货运枢纽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益,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力争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

专栏17 重大交通工程

◆港口工程:推进太平湾港区建设,大窑湾三期、四期工程,大连港庄河港区、长兴岛恒力石化(大连)炼化项目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及液体散货码头、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配套港口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邮轮港建设。协调推进普湾港区规划审批工作。

◆机场工程:力争建成大连新机场,完成长海机场扩建工程,推进旅顺通用机场、登沙河通用机场、太平湾通用机场、庄河军民合用通航机场建设,研究推进大连货运枢纽机场前期工作。

◆公路工程:研究建设长兴岛北、太平湾疏港高速公路以及渤海大道二期工程、庄岫高速公路。建成渤海大道一期、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安波至俭汤公路、皮炮高速公路连接线、庄河临港工业区连接线。推进国道201线、202线、滨海公路等升级改造。新建通屯油路2700公里。

◆铁路工程:研究建设哈大客专与丹大快铁连接线。推进大连太平湾疏港铁路、庄河港疏港铁路和庄河电厂铁路支线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做好渤海海峡通道前期工作。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成大连北站、庄河、大连湾等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一批枢纽场站,推进普湾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依托丹大快铁沿线主要车站完善综合枢纽建设。

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实施地铁4号、5号、7号线和金普线、金普线南延等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316.3公里。加强公交枢纽建设,实现与各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建成华林工业团地、河口、体育中心等公交枢纽站。加快建设公交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公交都市”,建成公交智能化应用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科学规划地面公交接驳方式,形成以轨道交通换乘为主,地面公交换乘衔接为辅的公共交通运营体系。完善主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公共交通连接渠道,提升公共交通全域城市化水平。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防洪防涝等工程建设,建设“海绵城市”。

专栏18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城区道桥工程:开工建设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实施大连湾海底隧道及光明路延伸工程、南部通道工程、山屏街隧道工程、城市建设“五个一”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三个一”工程、星海广场及周边道路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改造工程等。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重点推进小窑湾国际商务区、东港商务区、梭鱼湾商务区、新机场商务区、体育中心商务区、生态科技创新城、海湾工业区、皮杨新城等区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到2020年重点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初具规模。

◆停车场工程:重点建成泉水、东港商务区、庙岭、革镇堡、卫生中心等公交停车场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积极发展高效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比重。加快推进核电、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垃圾焚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天然气在民用、商用、工业燃料替代及城市供热等领域应用,加快实施全市天然气主干管网、汽车加气站及天然气置换等工程建设。开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分布式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示范工程。实施新一轮城乡配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构建智能化电网。积极开展终端消费电能利用工作,着手实施港口岸电、电能供暖等电能替代工程。严格控制大型燃煤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逐步构建热电联产和分布式清洁能源共存的高效、环保、节能的城市供热体系。加强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输送管网保护工作,确保安全高效运行。研究实施长海县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专栏19 重大能源工程

◆电源工程:建设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推进庄河核电前期工作。建设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等重点风电工程、庄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热电集团国家化学储能调峰电站示范工程等

◆电网工程:重点推进500千伏辽宁红沿河核电送出工程、黄海500千伏开闭站扩建工程、500千伏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送出工程、港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玉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新一轮城乡配电网改造项目。

◆热电工程:改扩建北海热电厂一期工程,拆除东海热电厂;华能大连电厂现有机组低真空改造,新建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组建华能“两厂一网”供热体系,新建国电电力普兰店热电厂;研究建设甘井子热电厂二期、华能电厂三期等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新建西中岛能源中心、庄河热电联产、太平湾热电联产等燃煤背压机热电联产工程。

◆石油、天然气管网工程:建成中石油铁大输油管道改造工程,建设普兰店—西中岛输油管道工程;建设主城区及北部地区天然气高压管道工程,市内四区与高新区天然气置换工程;研究建设庄河LNG接收站工程、长海县LNG接收站工程等。

加强水利及供水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境外远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大伙房输水入连南段二期工程。实施金普新区、瓦房店、太平湾经济区等区域供水工程以及新区供水配套设施、三十里堡净水厂、登沙河净水厂、庄河城西净水厂、青堆净水厂、黑岛净水厂等工程。研究启动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及并网前期工作,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保障供水安全。加强城镇供水管网建设,提高供水保障程度。

第三节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泛在、高速、融合、便捷、安全、可信的信息传输网络,加快建设第四代移动通信网(4G),进一步推动光纤改造接入工程,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全面支撑城市智慧化发展。到2020年,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尽快出台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抓好重点工程协调建设和使用,提升网络设施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相关工作。

积极推进智慧应用。以“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创新引擎, 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大连市政务云建设,逐步实现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数据存储和业务系统有序部署到市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做实大数据,形成行业大数据平台。在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社区、城管、口岸、旅游等关键领域推出一批“互联网+城市”示范工程,率先实现智慧应用。

第四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要求,统筹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文化村落保护力度。继续实施新农村“六化”工程,完善新农村建设“建、管、修”可持续发展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供水,显著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清洁能源示范村。推进农村废弃物、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河塘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农村邮政服务网络体系,提高邮政业服务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建立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向困难乡镇的倾斜力度。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基层倾斜,重点加强农村养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全力促进我市北部偏远地区乡镇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内生发展动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进一步发挥资源环境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林下经济、乡村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发展农家乐项目。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创建200个宜居示范村。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推进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户采取入股或全程托管的方式将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到2020年,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0%。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转让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积极鼓励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依法规范流转。

推进精准对口帮扶。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安排、分类推进的原则,重点加强对特殊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力度,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坚持项目到户、帮扶到户和资金到人、责任到人工作机制,确保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第五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协同推进“五个统筹”,加强和改进城市工作。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品质立市不动摇,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严肃性。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强城市设计,积极推进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强化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充分挖掘和提升城市价值,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探索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后评估制度。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障、属地管理”的管理机制,增强城市管理整体协同性,构建“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公众参与”的综合管理运行机制。以建立“大联动”为抓手,完善考核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联动、发现机制联动和执法工作联动。推进城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城市运营模式。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运营养护管理市场化机制,推动维护管理投入稳定增长。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指挥体系。健全建设工程风险评估机制。加大拆除违法建筑力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坚持以民为本、惠民利民的原则,采取有效的疏堵结合措施,加强设摊经营管理,确保城区市容环境面貌改善。健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推进智能化交通建设,提高交通安全管控能力、科学决策和指挥控制能力,提高公安交通管理的社会公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安交警执法和保障能力。妥善处理交通秩序、市政养护、市容环境、城市管理等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电动、助力自行车、轻便摩托车销售厂家的规范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加强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建立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油气输送及热力管道、地下空间等领域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控技术升级改造。加快市安全体验中心和松木岛等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工程建设。开展安全普法宣传和常识教育。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救援体系,增强公共场所突发事件防范处置能力,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海洋气象监测预警、精细化气象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现代化工程,加强防震减灾等领域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监测和防治洪涝、台风、海啸、气象等灾害的能力。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机制。

第八章 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紧密围绕大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维护好大连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优势,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丽大连,打造中国北方最佳生态宜居城市。

第一节 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建立建设用地标准控制体系,加强产业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健全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制度,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加快处置闲置土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适度推进沿海废弃盐田和未利用滩涂再开发。到2020 年,全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20%以内。

高效利用水资源。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强化建设项目与规划水资源论证,优化配置水资源。按照“优化保证生活用水、合理分配工业和农业用水”的基本原则,科学分配淡水资源。大力推进再生水、海水、雨洪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水源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指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优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力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加快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强化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控制。完善产业、产品节能标准体系,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逐步建立能源在线监测体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着力提高煤的清洁化利用水平。全面实施“余热惠民”工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加快实施既有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新建园区循环化发展,提高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工业废物和危险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逐步建立企业间、产业间、产业与社会间的物质共生体系。着力推进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创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国家和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以开发建设大连“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为依托,面向社会开拓生活消费领域的大市场,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逐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再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发展。倡导合理消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域城市区域)达到90%,力争实现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抽水蓄能查看更多>储能调峰电站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