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报道正文

万钢:目前电动汽车用电占风/光发电3%

2016-04-29 16:37来源:凤凰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万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是就现在中国运行50万辆电动汽车,我估计了一下,也就占了风光发电总量的不到3%。所以说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为中国汽车的发展,为汽车能源的供给提供了保障。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从世界各国对于汽车能耗法规变化的情况来看,能耗在快速地降低。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在2020年大概达到4.5升和5升之间,新能源要达到4.5升以下,中国每年需要下降的量跟世界各国比是相当大的。与此同时,欧6排放的实施,北京现在是京6排放,也是指日可待。所以我们汽车产业要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在能源消耗和排放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还有一个细节,我们对于为了更加符合道路实际运行的情况,对于汽车整车的循环测试功耗,趋向生态化。欧洲已经从整静态的测试,整动态测试变成高动态测试,美国从来就是这样,日本新的测试条件相当于老的在一个周期当中,从12个加速,12个减速,增加到26个加速,26个减速。中国政府也委托了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在研究我们的测试相应的演变。这个测试方法的改变,特别就是加速频率增加,振荡强度大,工况时间加速了。新能源使用点击驱动,怠速停机,自动能量的回收,具有节能减排的先天优势。无论能源、环保、汽车产业自身发展,都指向着向新能源进军的发展道路。

那么怎么样来考虑新能源汽车,十几年前我们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就把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做成了一个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确定了它的关键技术和关键总成,以及关键的车型动力系统。我们把动力系统称为由电池和管理系统,电机和驱动系统,多能源系统为主要核心技术,以及混合动力发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为能源发电系统来处理。这样在这些关键技术,在三条技术路线上得到了一个关键技术的排列,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纵三横的排列。

从现在来看,混合动力正在从过去重度混合向插电式,今后增程式的发电机将变成发电系统。燃料电池也出现了两个方向,一个用燃料电池作为主动力,另外一个用燃料电池作为征程式电电混合动力源,这三条路线最终就变成一个由电机驱动,由发电和储电系统组成的技术路线,它的发展能够集中最大的力量攻克最关键的技术,作为政府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科研激励、标准检测、法律法规推广的等等应用。

在这样的系统下,我们最重视的是基础研究。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是动力蓄电池,在科学研究方面从基础开始,在交换膜交换机理研究,在纳米技术的应用,在整个电池失效原理,以及温度场分布上做了巨大努力,然后在电池成组技术和控制技术也进行了投入。正是这些投入支撑了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从2015年和2011年相比,电池单位能源密度提高了一倍,而与此同时,我们制造成本降低了50%。规模上的发展和基础研究的发力,这是我们整个动力电池发展方向,今后我们会更加基础,对基础技术的研究。也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凝练科学问题,找出科学解决方法,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所以我们在今后五年当中还要努力把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然后把制造成本再降低50%。这样的话到那个时候就达到300瓦斯以上,成本降到一元以下,这样就完全有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个驱动点击,按照不同的阶段来攻克不同的关键技术。比如说起停式发电机,现在基本作为系列投入。混合动力的发电机,特别是大客车上面进行了很好的推广。尤其最近一些对于双电机驱动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接近了人们的需求。大家知道电驱动最大特点就是零转速有最大扭矩,这对启动加速很好,但是对二次加速有它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有的企业来开发了双电机的直驱系统,无论低速大扭矩,还是二次加速都有变化。

我们在电驱动的基础部件上还有短板,比如说电力电子器件,电磁干扰的研究,防护安全等等的都还要继续加强,这是我们在“十三五”当中要做的重要的工作。

原标题:万钢:目前电动车用电占风/光发电3%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万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