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报道正文

万钢:目前电动汽车用电占风/光发电3%

2016-04-29 16:37来源:凤凰汽车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万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好多同事跟我说电动汽车时代还要不要发动机,我的观点,我们非但需要,而且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小型、轻量、电子化将成为发动机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需要专项未来征程式,也需要专用发动机。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有更大努力。从它的发展当中它可以通过比如混合动力通过涡轮增压降低发动机的排量尺寸,这为电机增加布置空间,这样可以布置电机,在长距离方面又发挥电机更大的作用。发动机和电机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形式,发动机在将来作为征程式是有发电机,这个发电机怎么能跟上电池的反应速度呢?这就需要使动力更加顺畅。经过专家的讨论清洁、高效、小型、轻型将是发动机的趋势。

这样情况下中国企业也研发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我们最低要求是50公里,大多数中国汽车产业用了70公里或者75公里,这是由于我们多年来对4000多辆电动汽车进行了多年观测下来,得到结论大概75%汽车是行驶50公里以下,90%汽车是在75公里以下。如果你能够每天有充电机会的话,90%以上插电式可以用纯电,在市区里达到零排放,这是我们今后要发展的方向。

那么中国汽车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产品,比如说北汽,比如比亚迪,比如江淮,这些汽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客户们的欢迎。主要是在性价比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当然我们在高端上面还要努力,还要走向前锋。

燃料电池也在走入市场,相当于纯电动汽车来,燃料电池可能市场化的路径要长一些,要多一些等待。我们从2003年第一辆燃料电池开发以后,持续不断,先是高校组织开发,逐渐进入企业。去年上汽完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一直到青藏高原的试车,所以这个正在逐步走向市场,我们也希望加快步伐。

但是纯电动发展快速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用燃料电池来做补短板,现在插电式还有一些排放,将来我们可以用燃料电池做补短板,我们又融合了这些技术在一个发展方向,使创新的投入能够更加集中,更加高效。

新能源谈到电动汽车安全性,安全性有没有?有。安全是电动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都应该在这方面下很大工夫。电池安全上,整组安全上,布置的安全上,意外情况下要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

另外互联网时代安全保障应该是最新的技术,就是全程实时控制。所有的公交场都做了全时全控制,也就是说,所有的公交车运行过程当中,每一个电池都被监控者,如果一旦有过热就自动报警,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时代下保障汽车行驶高度的安全。

另一个发展就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与车网的融合,与电动汽车不光作为储能终端,它甚至可以在能源互联网、车联网、信息互联当中相互交融。这样就为新的商业模式打出了更好的供给,也就是说分时租赁,每个人出门就可以知道身边有什么样的车可以租,停车也可以实时找到电动汽车,包括充电的位置。这些也是“十三五”规划当中要进行综合研究,它已经逐步进入了综合交通系统。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对于智能驾驶这方面部署不再介绍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从这个增长当中看到一些东西,新能源汽车我们采用了公交运行,逐步进入家庭运行的方式。其实2011年的时候才不到5000辆每年,一直到2014年才85000辆,当时觉得50万辆指标很难达到。但是去年就达到37万多辆。所以最终达到49.7%,差了3000辆。但是这里有一点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光是研发的事,不光是汽车制造商的事,更多是全社会的支持。对于新能源汽车取消摇号,取消限行,保证优先停车,能够给予政策发力,全面创新,才能够真正地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说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全社会,特别媒体朋友要为新能源汽车叫好,要多提宝贵的意见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能够上路。从这个角度上媒体宣传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对我们国家节能减排、减碳五,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原标题:万钢:目前电动车用电占风/光发电3%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万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