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工程纪实】记录奋战在电网建设一线的劳动者之歌

2016-05-05 10:1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网建设特高压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秋检高峰期,许伟年所在班组工作量特别大,班组成员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作为技术骨干,许伟年身先士卒,主动要求去最远的变电站,担负最重、最难的活。有时干完活回来,天早已漆黑,第二天一早,他又带头冲在前。有时忙完回来实在太晚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许伟年对技术始终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虽然已经业务娴熟、技术过硬,但他仍不满足。“人生就是要不断学习,一个搞技术的人,就要始终走在技术领域的最前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5月,220千伏红旗变2号主变瓦斯保护动作突然停止运行,影响到周围几个乡镇的正常供电。许伟年班组的员工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抢修工作,却始终找不到故障点。试验结果显示,主变一切正常,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抢修人员无奈拨通了许伟年的电话。许伟年赶到现场后,立即检查测试2号主变直流电阻、低电压短路、阻抗等数据,根据测试数据,他果断判断出故障点不在主变,而是在油枕上。在他的带领下,抢修人员顺利排除了故障,确保主变重新投入运行。

薪火相传传道授业

虽然已经是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但许伟年并不满足,他希望像火炬一样,努力传播光和热。为适应电气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设备更新,作为实践类专家,他牵头编写了现场标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及作业卡、交流串联谐振试验用手册,汉化了AIA-1型组合电器超声局放仪操作手册,并编写了在线测试仪图片化操作手册等,有力推进了电气试验作业的标准化管理。

在平时的生产工作中,许伟年常常在现场向青年员工讲解工作中的难点。“对待新员工,要结合现场,从最基本的绕线、接线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注重青年员工的现场实践操作能力,本着传、帮、带的理念,把自己的经验、技能和对工作的感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并自创了讨论式、互补式、交流式、创新式、压力式“五式”学习法。“年轻人不仅要胜任岗位工作,更要在专业上干出成绩。”许伟年说。在2016年年初结束的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中,他带的5名参训员工有4名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对每一位劳动者来说,再平凡的岗位都是不平凡的舞台。许伟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证明,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者。

【累并快乐着的送电工】

“基础钢筋笼的套筒连接头一定要仔细查看,查看是否紧固,是否达到扭矩值……”5月1日下午,在河北省沧州市一片盐碱地中,一名戴着眼镜、皮肤棕黑的人,手拿扭矩扳手,在一个长20多米的钢筋笼前仔细检查着,动作熟练而敏捷。此时,他已经在“五一”劳动节当天,顶着烈日,辗转近百千米,检查了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冀3标段近百基铁塔基础的施工情况。

这名身上透着书生气、又有些粗犷的汉子,就是河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郭杰。他在2015年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的称号。

“我1990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为止,干了将近26年的送电工,工作和生活中几乎只有铁塔和导线。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送电工应该做的。”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概括了郭杰20多年的工作经历,朴实地让人感动。

2011年,郭杰参建了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难度最复杂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鄂3B标段,积累了丰富的特高压施工经验。

2012年,郭杰主动请缨,承担了哈郑特高压工程新2标段和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第6标段的施工任务。在生活都成问题的戈壁淮上,他带领整个项目团队勇敢亮剑,开挖石头打基础,迎着风沙组塔、架线,克服了干旱缺水、酷热严寒等种种困难,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014年,郭杰带领团队开始建设锡山特高压工程线路17标段,这也标志着河北南部电网特高压建设时代正式开始。

工程建设初期,郭杰白天实地踏勘线路,晚上带领技术骨干加班到深夜。基础施工阶段,运输是一大难题,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特别是自重达五六十吨的旋挖钻机,难以通过乡间道路、桥梁。郭杰就和同事们自行修路100多千米,加固桥梁15座。

原标题:工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