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工程纪实】记录奋战在电网建设一线的劳动者之歌

2016-05-05 10:1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网建设特高压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17标段有62基基础属于流沙地质。郭杰带领团队多次试验,改旋挖钻机为潜水钻机,边钻孔边用泥浆护壁。后来又遇到胶泥地质,他们就再次改进施工方法,咬牙苦战,一寸一寸推进,一基基完成。

为了实现安全零事故和质量零缺陷的施工目标,白天,郭杰在长达60多千米的线路上,拉网式排查数十个作业点。晚上,他还要根据施工情况,编制、完善和整理施工资料。为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效率,郭杰还积极组织大家开展技术创新,发明并应用了倒角模板、透明保温材料基础养护暖棚、割线器等一系列工器具。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之后,17标段以荣获国家电网公司“项目管理流动红旗”的成绩圆满竣工。

“说实话,有时候有也会感觉非常累,但我并不后悔从事这一行。现在,有些东西已深入到我的血脉中了,你让我离开铁塔和导线,我肯定会不适应,不知道怎样继续工作和生活。这大概就是累并快乐着吧。”回想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郭杰感慨地说。

【灵州站里追逐梦想】

贺兰山下,古老的黄河之边,灵绍特高压工程±800千伏灵州换流站正拔地而起,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电网建设者又一次站在电网建设技术的至高领地。2015年5月,王开库作为项目经理,带领着一帮精兵强将,来到这个西电东送重点项目的建设现场。

“全站电缆、光缆长约1800千米,屏柜及端子箱有1000余面,钢结构及电缆支架重1000余吨。相比原来参建的裕隆换流站和金华换流站,灵州换流站增加了直流场构支架安装、设备安装调试及750千伏交流系统分系统调试、330千伏交流系统分系统调试和联络变系统调试工作。”驻足灵州换流站前,望着漫漫黄沙,王开库在心中细细思量具体的工作量。尽管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特高压施工管理经验,但是他依然觉得肩上担子很沉重。

如何攻坚克难,快速打开施工局面?王开库带领大家积极努力,克服了一个个施工难题:

——进场伊始,他便积极联系业主、监理等参建单位,协调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节点计划等措施方案,向各级单位显示了坚定不移完成目标任务的决心。

——人员刚刚齐整,他便召开项目部会议,科学部署施工任务、合理调配人员物资,制定详细认真的施工方案并及时修改完善。

——针对阀厅电气安装、二次设备调试等核心工作,他提前策划,组织开展人员交底、调试“大讲堂”等活动,确保各类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办公室内,深夜灯火通明;施工区域,足迹丈量场地。这里风沙肆虐、人烟罕至,这里水资源匮乏、昼夜温差极大。但是,一切困难都阻挡不了王开库和他的团队前进的步伐。

仅用5天完成6座阀塔的安装工作,不到30天完成双极低端站用变投运,历时48天完成14台平波电抗器主体安装……建设期间,他们面临低温严寒、大风降雪的恶劣气候环境,以及设备供货不及时、主吊车施工多次进退场等不利因素,但王开库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细化施工工序,积极沟通参建各方,和全体施工人员通力协作,确保各节点任务圆满完成。

在灵州换流站,说起最好学进取的人,大家都会指向王开库。注册一级建造师、高级技师、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优秀专家人才……厚厚一叠证书让王开库在灵州站建设中形成了显著的头雁效应。

“跟着王开库干工程,你要是不认真学习,都不好意思说是他手下的兵。”和王开库共事多次的总工张栋开着玩笑说,眼中流露出的,却是无比的敬意。

在王开库的带领下,安徽送变电公司灵州换流站建设者们步履铿锵、锐意进取,一举夺得公司“工人先锋号”和“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王开库也因业绩优秀,被评为2015年度公司劳动模范、全国电力建设优秀项目经理,仅用半年的时间便在塞上江南刻下绚丽的印记。

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王开库从不懈怠,始终以勇毅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电网建设波澜壮阔的画卷上,抒写着笃行奋进的人生篇章。

原标题:工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