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激发13亿人口消费热情 新能源汽车市场何愁没出路?

2016-05-10 16:11来源:中国科技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消费的最大内生动力源于消费者的主动购买,而非一时的政府新能源汽车补贴。激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更大热情,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才是扶持政策着力点的应有取向。

“十二五”收关之年,在诸多扶持政策的共振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但在欣喜中也透出隐忧,有专家指出,如果没了政策扶持,这种强劲势头还能保持吗?寻找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生动力,日益成为培育这一新兴产业的紧迫任务。

信息表明,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459.8万辆,同比增长4.7%。乘用车的销量首次超过2000万辆,为2114.63万辆,同比增长7.30%。

最大看点是新能源汽车销量。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11万辆,同比增长340%,远超美国全年11.5万辆的水平,位列全球产销量第一。

两相比较,后者可称井喷,之所以有此效应,是因为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人们环保意识产生共振。一方面减免税费,给予补贴,在汽车限购的地方,还可不经摇号即上牌,有力引导了消费。另一方面,人们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对雾霾源的认知加深,汽车尾气是重要污染源,已成共识,新能源汽车受到青睐。

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消费的最大内生动力源于消费者的主动购买,而非一时的政府补贴。激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更大热情,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才是扶持政策着力点的应有取向,值得深入研究。

取向一,从扶持购买,转向鼓励使用。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对消除雾霾的积极贡献在于广泛使用,减少排放。使用新能源汽车越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越大。只有鼓励使用,才能让更多汽油车从城市的车流中退去。目前的扶持政策主要着力于购买环节,而对使用量并无激励措施。由此导致有人热衷于大宗采购新能源车,而疏于运行使用的怪象,其深层原因是政府补贴巨大,就此即能获利。扶持政策向使用方向转变,依据行驶里程等表明实际使用的指标,直接对使用人给予扶持,形成比汽油车更低的行车成本优势,更能引导消费者积极选择新能源汽车。

取向二,从扶持大宗采购,转向奖励个人购买。在积极鼓励使用的同时,对采购环节,应加大力度引导个人购买。目前,大宗采购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重要途径,主要集中于两大细分市场,一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公交车。在我国一线城市,混合动力特别是纯电动公交车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一道亮丽风景。二是企业主导的出租车。体形娇小的代步电动车,以租赁模式营运,穿行于汽油车的洪流中,显得另类却十分抢眼。然而,要支撑起新能源汽车大产业,仅靠于此,尚显势单力薄,惟有开拓广大百姓的大众消费市场,才能激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才有足够的拉动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而对小众的公交或是出租用车,仅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取向三,从扶持生产,转向助力配套。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因素,固然与一次性投资的多少和运行成本高低密切相关,有否方便、安全使用的配套充电设施至关重要。从现实看,电动汽车的充电与电池更换站点建设的滞后,电池续航能力的不尽人意,商业模式创新与完善的不到位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能源汽车在广大消费者之中流行。只有加快建设配套设施,使之赶上现有加油站的水平,才能更好服务消费者使用,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

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出基于13亿人口基数的消费热情,何愁不能取得产业发展与雾霾消除的双赢!

相关阅读: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继出炉充电桩市场爆发

快看!一张图了解全国各地充电设施十三五规划!

原标题: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寻找市场内生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