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国家核安全局通报11起核电厂建造和调试质量事件与问题

2016-05-13 11:14来源:新浪南方能源关键词:核安全核电厂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宁德核电厂东护岸沉降问题

宁德核电厂东护岸工程位于厂区东部,由南向北呈线形分段布置,北起排水口南至跳尾岛,全长约1133米,堤顶地面设计标高为10.0米。

为监测东护岸场地及胸墙施工期沉降量,营运单位在东护岸共设置了12个沉降观测点,监测起始时间为2007年7月初,到2011年10月对完工已逾3年的胸墙顶高程进行了复测。结果显示,胸墙顶标高与设计标高存在偏差。

经分析认为,东护岸及胸墙的沉降变形,含施工期护岸堤体固结沉降及下卧层沉降,沉降量较大,但沉淀曲线已呈现收敛稳定的趋势。营运单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胸墙找平方案,即在“补平”已有沉降的基础上,根据沉降量预测再预留后期沉降余量。

问题的直接原因:护岸填石体及下卧土层固结沉降特性所致。土体下部砂层下存在第二海相沉积层,在护岸堆填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

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规范要求,斜坡堤胸墙应在抛石堤身和地基沉降基本完成后施工。但工程上考虑到防台需要,东护岸胸墙作为工程防台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提前在沉降稳定(间隔较长时间)之前开始施工,设计考虑有找平层措施。由于厂址条件的特殊性,实际沉降量较大,根据未完全达到沉降稳定的观测数据,实际沉降量超过预留值,导致出现不满足设计标高问题。

处理措施:经专家咨询,目前东护岸结构稳定,沉降收敛,且呈进一步减小趋势,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根据沉降数据分析及预测,预留沉降值可包络设计标高。审评人员认为,东护岸沉降速率虽然在逐步减小,仍有一定的沉降预期,且最大沉降点的标高仅超过设计标高约10厘米,需要持续监测。

十、福清核电厂一号机组控制棒抓具钢丝绳断裂事件

11月8日,福清核电厂一号机组101大修阶段,营运单位在按计划进行乏燃料水池燃料组件倒换过程中,当控制棒组件插入燃料组件约80厘米时,控制棒抓具钢丝绳断裂,控制棒连同抓具头一起在30℃常压静水中自由下落,控制棒组件掉入燃料组件中。

事件的直接原因:在操作过程中,当抓具抓头在高位时,钢丝绳受到横向剪切力最大,导致钢丝绳脱落出导向轮;由于两个导向轮间隙较小,钢丝绳被两个导向轮咬断。

事件的根本原因:抓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未考虑在抓具行程的起始和末端,钢丝绳所受的剪切力以及两个间隙较小的导向轮之间的咬合力。

处理措施:设计单位对事件进行分析,此次落棒发生时的环境、高度和重量均小于参考落棒试验,分析表明产生的冲击力小于参考试验值,且均小于分析的热态最大冲击力,不会造成燃料组件及控制棒损伤。现场对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配插的控制棒组件星形架进行了外观检查,未发现损伤。维修人员在更换钢丝绳并验证正常后完成相关组件倒换工作。对控制棒抓具进行改造,并对燃料操作相关规程进行升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厂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